激光尺的工作原理

2025-04-02 08:38:22

激光尺利用红外线测距或激光测距的原理,测距原理基本可以归结为测量光往返目标所需要时间,然后通过光速c =299792458m/s
和大气折射系数n
计算出距离D。

由于直接测量时间比较困难,通常是测定连续波的相位,称为测相式测距仪。需要注意,测相并不是测量红外或者激光的相位,而是测量调制在红外或者激光上面的信号相位。

激光尺的工作原理

扩展资料:

激光尺的工作简介:

若激光是连续发射的,测程可达40公里左右,并可昼夜进行作业。若激光是脉冲发射的,一般绝对精度较低,但用于远距离测量,可以达到很好的相对精度。
 

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由美国休斯飞机公司的科学家梅曼于1960年,首先研制成功的。美国军方很快就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军用激光装置的研究。1961年,第一台军用激光测距仪通过了美国军方论证试验,对此后激光尺很快就进入了实用联合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激光尺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