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画好水彩画毕业创作
1、选材 毕业创作自己要画什么,要怎么画,要怎样才能表达出自己在大学这四年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自己对水彩画的情感。必须开始尝试去画,每一种感动自己的画面,每一个触动我的场景。但,现实总是打击人的,感动自己的不一定是自己擅长的。一定要反复思考,自己擅长画什么,适合画什么,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是能运用恰当的,而又符合自己想表达的。
2、构图 在作画,构图的处理放在第一位,在创作前可以起好多幅小稿子来作比较后才确定定位。先用A4纸绘画创作小稿,小稿只需要绘画大色块,这样能确定画面的色调,寻找色彩感觉。开始在纸上作画时,勾勒出自己创作的大致结构,构图中注意到远中、近景的形式,主体物和前面关系以及背景的呼应关系。构图是作画前的一个重要步骤,构图的准确性影响上色的过程和完成稿效果。在这我花了不少时间去确定怎样进行构图以达到我要的效果。
3、上色 主要以以下几个要点来考虑上色问题:1)大色块的对比与如何取得和谐的关系;2)形体塑造与明暗冷暖关系;3)空间层次关系;4)整体画面的协调关系。 大色块的对比关系决定画面的基本色调,首先得明确了用哪几种色彩来进行对比和建立和谐,然后在大色块里头表现微妙的丰富的色彩变化。建立大色块的对比有色调意识,首先不要盲目照抄对象,而是有想法有意识地组织画面的色彩倾向,研究色彩,分析哪些色块能放在一起,哪些面积要大一些,哪些面积要小一些,整体上要有一种色彩倾向,主色块面积要大一些,其他色块要根据能否和谐原则进行调配,当然这些都是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思索得来的,大色块的确立不要使自己产生色彩的疲劳错觉,坚信自我的第一感觉,在第一时间就把大色块关系确定下来。因为长时间的看某一物体,出现色彩迟钝而造成了对色彩的疲劳错觉。这种疲劳能引起对色彩饱和度减弱、明度升高、色彩灰暗等现象。这时候,就可以停下来不画,出去走走,让眼睛休息休息,放松自己。对于形体的塑造需同时兼顾素描关系和色彩关系,将点、线、面结合到画面中,在主观上进行形的改造,寻找明暗对比的强弱分寸,明确的亮部和暗部,中间层次画得少一些。我一般采用暖光源进行绘画,照射呈现受光部暖、背光部冷。在绘画过程中,色彩很难驾驭控制,表现出来的效果,总是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时,特别是背景部分,有些同学就会总是洗了又画,顾虑太多,因为不知道选择用什么技法处理,处理不好的话就与主体物冲突或者出现抢镜的现象。这时,就需要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求助老师。对于主体物的深入,则要一笔一笔的描绘上去,并且不能因深入刻画而失去基本的大色块对比关系,画面自始至终保持原先设定的大色块对比关系,在微妙的色彩变化中建立和谐。
4、调整画面 一幅画完成的关键是在于最后的收笔。好与坏就在自已的眠光,如何视评自已作品。所谓收笔,就是如何最后补救加工。我看过很多旎髂坑若同学的作品,就是缺乏对收笔的认识与了解,而忽略自已的作品。通过老师、同学、自我的点评,毕业创作还需要做最后的完善,处理,补救。除了绘画中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外,绘画时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内心沉静,静心投入的状态才能创造出感人的画面。在刚开始创作的时候,很多同学相当的浮躁和焦虑,总沉不住气来,非常迷茫,找不到画画的“灵感”,也没有绘画的激情。水彩画看重立意和意境,对画面效果要求很高,难度也很大从创作的选材、构图、定稿、上色到后面的修改整理,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些都是创作前没有遇到的,也是没有接触过的专业盲点。需要自己在一次次失败中累积经验,不断思考,为什么自己想要的效果总画不出来,为什么技法运用在这里不恰当。不断提出问题,找同学讨论,请教老师,然后找出答案,那个过程是非常快乐的。
5、体会 画画要多做尝试,用心去画。不仅仅只是研究技法,技法不是目的,过程才是最大的收获。何次贤教授曾说:“技法在此只是充当表现感受的一种手段”发自内心的东西才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