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之法
1、 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记得小时候,每天晚上睡觉时,爸爸都要让我告诉他我这一天学了什么,他顺便考我。从小学到初中,我每晚一直有个习惯:努力回忆当天所讲的知识。那时基本上都能梳理清脉络。如若有困惑的地方,第二天早上一定要把它解决。我自认为,这个方法可能对大家会有用处。
2、同学们经常抱怨着理科的公式碉琳柘谈难记。我不敢称我记得所有的公式,但自认为,数学公式,我没有几个不知道的。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觉得数学老师上课特有趣,他讲的课毫不生硬,课堂活跃。他可不会强迫我们记柬缰缣挞公式。你们不禁要问:不记公式怎么做题?但我要说的是:他会教我们推公式,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只要我亲自推过的公式,一般都不会忘记。说到这儿,就说到了中国教育的弊端。所以,当你无聊时,你可以不去管那枯燥的文字,而去看看知识的背后。探求知识往往比吸取知识更有意义。
3、大家往往都会抱怨:记单词难,学英语难。而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斯浩很早就发现了一条重要的遗忘规律:艾宾斯浩曲线。中国的孩子往往会觉得学英语很枯燥,毫无兴趣。所以他们根本不愿去学习,上课时搞小动作:玩手机,看小说,睡觉。英语岂是这样就能学好的?不播种,从何收获?
4、 按照艾宾浩斯曲线的特点,人们记东西时,最先遗忘地最快,后来便越来越慢,便慢慢地记往了。所以,初记东西时,要隔三刹五,过一段时间,你只需要偶尔抽一点时间去看看就可以了。不知你们相信不?记东西时如果第一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以后,你想要忘记大概都忘不掉吧!
5、老师们经常会布置很多的作业。而在我看来,做作业要有选择性,反正我小时不怎么喜欢做作业,爸爸也不会说我。因为我那时可以自豪地说:我全都懂了。所以,我小时候从来没有因为作业而烦恼过。那些题一看就知道怎么解决,你做了有多少用处?当你匆匆在赶着老师布置的作业时,你还不如自己去把那些不懂的搞懂,那才实在。做作业,为了什么嘛?你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可以改变一下了。
6、另外,我要说的是:学习的弦不能绷的太紧,虽然压力可以产生动力,但压力过大,弦易断,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湿了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