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师风问题及反思

2025-04-04 17:14:2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在这样的一个农业大国实现全面的小康生活,必须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这就取决于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我国寝枷漳篥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所以,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首要任务是要考虑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师德素质。这是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我们应要重视。一、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师风问题是什么?(一)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缺乏责任心,进取心,安于现状,敬业精神不够。2.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一切向钱看,只求索取,不讲奉献。3.缺乏危机感,抱着捧铁饭碗,吃大锅饭的心理状态。4.缺乏刻苦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5.缺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教学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6.有后顾之忧,思想负担重。二、造成这些问题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1.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造成的。尽管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学生、家长、社会对教育的认可度还是落实到具体的分数上,这使得教师不得不将重点放到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在追求教学质量中会造成教育方法的失当行为。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教师一味地屈从于家长与社会的认同,关注教师的教学成绩胜过关注教师教育学生,评价面窄,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式不灵活,评价的单一性和倾向性造成教师追求教育效果的偏颇。3.教师自身素质不高造成的。个别教师忽视了理论学习,对教育理论及政策法规掌握不透,在教育教学中不能依法执教。4.教师教育方法问题。个别教师还沿用过去的教育方法来教育现代学生,认为自己无论如何都是好心,学生应该理解并信任自己,仍有“打是亲,骂是爱”的思想;也有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存在不愿得罪学生的现象。5.对自己要求不严。如课堂上吸烟、工作之余打麻将,总认为自己也是人,也应该有正常人的生活享受,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下班后。三、针对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师风问题的反思。(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认识。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可以使教师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树立远大的理想。政治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理论,也可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的有关重大决议等。通过学习,升华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教师树立起为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的理想抱负。在组织学习时,我们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考试、座谈、交流、征文、对话、演讲等,充分调动教师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政治理论学习收到切实的效果。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不同职业的人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表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塑造他人灵魂的人,必须有高尚的品质,这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热爱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为人师表,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水平,做学生的榜样;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与同事团结协作。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可以学习一些有关的文件资料,而且可以经常用身边的一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榜样来激励教师。3.加强先进理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开展教育实践的基础。我们积极开展人人读教育刊物,做摘要笔记,写心得随笔等活动,充分发挥报刊、杂志的作用,使教师学习、深化和运用,并利用各种形式组织教师交流学习体会、心得,定期开展教育理念沙龙研讨活动,促使教师内化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达到强化交流与运用的目的,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提升业务能力。同时,我们也注重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和为人师表的作用,要求教师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争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二)建立健全师德制度,产生激励机制。1.要健全师德培训制度,在培训中增进职业道德。确定培训内容,落实培训时间,分层次进行培训。对新上岗教师,年轻教师,中老年教师要根据年龄及个人师德状况组织培训,要通过集中教育、外出培训、观摩学习、交流探讨等形式增进培训的实效性。在培训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2.要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在考核中评价教师。教师要签定师德承诺书,学校要从教师对待工作、学生、家长的态度,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师的育人过程,教师的情感投入,教师的教育效果、教师的人际交往、教师的社会影响等方面去综合评价。3.要健全师德监督制度,在监督中落实职责。要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电话,举报信箱,要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员、行风评议员、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家长、社会监督来落实责任。4.要健全师德奖励制度,对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教师进行评比、表彰、奖励,在评优评先晋升职称中优先考虑。要树立师德楷模。(三)深化对师德的认识,把握住关键环节。1.任何职业,总是把敬业爱业、忠于职守作为基本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忠于教育”也是教育事业对教师的最根本要求。教师要培养对教育工作的深厚感情,忠于教育事业的崇高职责。2.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应树立榜样、树立典型作评价,使教师形成统一、多元的师德氛围学榜样,在教师中提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六多”、“六少”:多一点幽默、笑容;少一点师爷面孔;多一点理解尊重,少一点抱怨、批评;多一点信任支持,少一点包办猜疑;多一点表扬、鼓励,少一点挖苦讽刺;多一点温暖体贴,少一点冷酷无情;多一点民主平等,少一点独断专行。教师要学会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冲突,树立教师的威信。3.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光彩事业。师德之所以是教师的灵魂,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师德是构成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核心部分。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教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无法替代的。教育要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人与做事结合的教育观念。4.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靠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就可以上课教学,以及“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师资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现代教师的要求。时代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要求教师具有迅速灵活地适应科学技术和时代变化的综合能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用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不断进取,勇于创新。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