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罗森塔尔效应
19瀵鸦铙邮63年,罗森塔尔和福德告诉学生实验者,用来进行迷津实验的老鼠来自不同的种系:聪明鼠和笨拙鼠。实际上,老鼠来埠们萁猕自同一种群。但是,实验结果却得出了聪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错误更少的结论,而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对学生实验者测试老鼠时的行为进行观察,并没发现欺骗或做了其他使结果歪曲的事情。似乎可以推断,拿到聪明鼠的学生比那些拿到笨拙鼠的不幸学生更能鼓励老鼠去通过迷宫。也许这影响了实验的结果,因为实验者对待两组老鼠的方式不同。 “罗森塔尔效应”产生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有名的实验中: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将自已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在这里,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期待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因为他们受到了权威者的影响,坚信这部分学生就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也正因如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难以隐藏对这些学生的信任与期待,而这种“真诚的期待”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
根据罗森塔尔的分析,主要有如下四个社会教育心理机制:一是气氛,即对他人高度的期望而产生了一种温暖的、关心的、情感上支持所造成的良好气氛;二是反馈,即教师对寄予期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三是输入,即教师向学生表明对他们抱有高度的期望,教师指导他的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启发性的回答,并提供极有帮助的知识材料;四是鼓励,即对所期望的学生教师总给以各种各样的鼓励,不断朝向期待方向发展。上述罗森塔尔的分析很有道理。产生罗森塔尔效应还有如下主要原因:
一是期待者的威信。期待者的威信可以给被期待者以信心,使他们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一般而言,期待者威信越高,越容易产生罗森塔尔效应。
二是期待结果的可能性。一般来说,期待结果估量后自认为实现可能性较大,而且这种期待结果对自己又有意义,那么,罗森塔尔效应产生的可能性就很大。
三是这一效应是按“憧憬——期待——行动——感应——接受——外化”这一机制产生的。这就是说,期待者对期待对象产生美好的憧憬,并出现具体的期待结果,还要为这种期待付出具体的努力实践,如给予积极的评价、肯定、表扬、帮助、指导等行动,使被期待者感受到期待者对自己的特殊的关怀和鼓励,并从内心上接受期待者的种种爱心和帮助,以致做出相应的努力,把内在的潜能激发出来,达到了期待者所期望的结果。这一过程中有一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到罗森塔尔效应的产生或强度大小。
罗森塔尔效应对被期待者应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在学校里总有那么一些教师或校长,在他们眼中,可造之才总是那些成绩最优秀的学生,甚至只是几个尖子,而那些成绩平平的学生只能“广种薄收”,至于那些成绩不佳的“差生”那更是“朽木不可雕也”。其实,只要是常人,如果受到教师的期待、关心、帮助、爱护,那么他就会得到发展,就会向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变化。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人为地去产生这一效应,对其他学生就可能是不公平的,是不积极的,除非是对所有的学生都加以期待。否则就会产生一些“不幸儿”。可见,在导学育人活动中,学校教师对学生需要期待关怀。根据上述分析,认为学校教师对学生宜运用如下方面的期待对策。首先,学校教师要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并使之变成他们的“自我期望”。这一步十分关键。只有学生感悟到学校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才会激发出无穷的力量,才会发展自己。其次,学校教师要让教职工明白懂得“期望”实现后的所有好处,以及达不成期望时会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通过这种“利导思维”和“避害思维”,可以使学生产生趋利避害的心理,为自己发展效力。第三,学校教师还要使教学生坚信只要努力这个期望一定能变成现实。此时,学校教师还要支持并不断鼓励学生努力去实践这一期望。第四,学校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具体实践这一期望的计划,把这一期望具体化、行动化,并从中感受实践期望的乐趣,克服实践期望中的挫折,不断鼓励、支持他们朝这一期望方向前进,必要时,要为他们创造实践这一期望的条件和培养他们为实践这一期望的技能,最终实践这一期望。可见,罗森塔尔效应最重要的是行动。如果只是口头上的抽象的些许承诺是不够的,否则,其影响也只能是短暂的。因此,要使学生产生较大的长远的罗森塔尔效应,就要通过学校教师的实际行动使他们感受到这种期望所带来的温馨、情感的支持和切实指导的关爱,特别是真诚的鼓励。
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误区
(一)表扬缺乏权威性
在学生心中,能让他完全信服的老师或专家并不多,学生具有一定的辨别与判断能力,对于有威信的老师是“言听计从”,对于无威信的老师则是“半信半疑”,这就导致了积极暗示的效果截然不同。
(二)表扬缺乏真实性
在学科学习中,几乎每个教师都会说:你是最棒的。数学老师这样说,语文老师也这样说;做对题的时候这样说,做不出的时候也这样说。“你很聪明”“你是最棒的”“你是最优秀的”之类的泛泛之论,学生会在怀疑这种表扬的真实性。同时,由于教师表扬时缺乏技巧,也让真实性大打折扣。
(三)表扬缺乏针对性
对于这个同学是“你会很棒的,你会成为出色的人”,对于那个同学也是这句“你会很棒的,你会成为出色的人”,完全或者基本雷同的期待与表扬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效果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