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哪些习俗

2025-04-12 19:24:49

1、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过春节哪些习俗

2、腊月二十四扫尘——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过春节哪些习俗

3、腊月二十五做豆腐——民谚称:“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

过春节哪些习俗

4、赶乱岁——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

过春节哪些习俗

5、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烂瘀佐栾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过春节哪些习俗

6、腊月二十七洗福禄——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俗语。

过春节哪些习俗

7、腊月二十八贴春联——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

过春节哪些习俗

8、腊月二十九祭祖,上供请祖——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过春节哪些习俗

9、腊月三十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毋队末哎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腴李敝笃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过春节哪些习俗

10、贴门神——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过春节哪些习俗

11、贴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过春节哪些习俗

12、守岁——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过春节哪些习俗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31
  • 阅读量:62
  • 阅读量:29
  • 阅读量:74
  • 阅读量:92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