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本是乐.自将私欲缚.是什么意思
这是乐学乐教的教育思想,“人的心本来是快乐的,因为私欲将自己一己的利益蒙蔽快乐的价值”。
这两句诗歌出资王艮的《乐学歌》
原文如下: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
私欲一萌时,良知便自觉。
知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
鸣呼!天下之乐,何如此学?
天下之学,何如此乐?
这首诗歌的意思在于强调在学习当中要随本性去学习,不要功利地去学习,就好比为了目标而目标总是学不好的。
扩展资料
明代哲学家王艮(字汝止,号心斋)明代哲学家,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人,少时最大的特点就是酷爱读书 。 由于出生盐丁,7岁 时 曾 入私塾读书,但不久就因家贫而停学 。
19岁那年 , 他随父亲去山东卖盐经商,经曲阜, 拜谒孔 庙 , 瞻仰之际,突 发 感 慨 ,奋 勉 自 己 :“ 孔夫子是人 , 我亦是人!圣人者可学而至也!于是 ,下决心奋发读书 。
起初投入王守仁门下只为求生,后经王守仁点化转而治学,并创立传承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无论走到哪里 , 他都将书籍携于袖 筒之中,抽暇阅读 ,遇有不懂, 即与塾师质疑 问难 。
经过10余年自学苦读,学问大进 ,读书也成了他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王艮病故后, 《乐学歌》被他的学生收入了《王心斋全集》,其创立的学派,称“泰州学派”。地以人闻,“派”以地名,这是人杰地灵、人地底蕴深厚的体现。
王艮一生勤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的学识博大渊深、包涵很广,在哲学、伦理、社会政治以及教育、文化等方面,都有丰富详实的论述,构成了泰州学派的王氏宗祠基本思想和基本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艮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