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稿写作:[10]讲话稿​大标题的创作

2025-04-18 14:35:07

大标题就是文章的总题。领导讲话的大标题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交待讲话的场合。如江泽民同志《在衣桂醉扩纪念彭德怀诞辰9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另一种类型是交待讲话的内容。如17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讲话,题目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个标题比较具体地交待出讲话的内容,告诉人们讲话中阐述的是如何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再一种类型是概括讲话的主题思想或基本观点。这类标题是反映主题的一个命名,也可以说是主题的眼睛,是讲话的各类标题中最讲究、最具艺术性的一类。从形式上看,这类标题多数在大题之下还有辅题,主要是交待讲话的场合,但也有的没有。例如,1943年11月29日,毛泽东同志在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发表讲话,题目是《组织起来》,开篇就说:“我想讲的意思,拿几个字来概括,就是‘组织起来。’”可见,《组织起来》这个题目正概括了讲话的主题思想和基本观点。这个大标题下就没有辅题。

比较三种类型的大标题,第一种比较简单,后两种比较讲究,设置这样的大标题,一般应注意四个问题

:一是准确恰当。就是要准确地概括讲话的内容,恰当地反映讲话的思想,防止设题过宽或过窄、过高或过低,避免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严禁文不对题或题不符文。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就是成功的范例。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同志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总结了我国的实践经验,围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思想,深刻论述了经济建设中的十个关系问题,而且是十个非常重要的关系问题。所以,标题中的“十大关系”,无论从数量上说,还是从质量上看,都概括得十分准确。倘若把“大”字换成“个”字,概括的质量就逊色许多,也失去了原有的精神。而下一个“论”字,又恰当地反映了文章的理性特点。

二是明确清晰。不论是提示内容,还是表述观点,标题的含义都必须清楚、明晰、确切、干脆、毫不含糊。否则,就失去了标题的意义。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的《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1945年1月10日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同志的《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1982年1月13日在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央机构精简问题会议上的讲话)等讲话,标题都直接、干脆、响亮地表明了整个讲话的核心观点,毫无半点含糊,使人一见便得其要领,应该成为我们的典范。

三是新颖生动。标题不仅要准确恰当地反映讲话的内容,而且要有新颖醒目、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做到形神兼备,不落俗套,使听众或读者能够受到强烈的感染,产生浓厚的兴趣。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上的讲话,分别标题为《两个中国之命运》和《愚公移山》,就非常新颖不俗。前者以举世关注的中国的命运为题,自然具有吸引人的力量。后者采用巧妙的比喻手法,在讲话标题中更是少见。

四是简洁精练。标题要力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高度概括讲话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做到言简意赅,不能复杂冗长。毛泽东同志的讲话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范例,如《组织起来》、《愚公移山》、《论十大关系》、《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两个中国之命运》等。邓小平同志的讲话中也有不少这方面的范例,如《改革政治体制,增强法制观念》、《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提倡深入细致地工作》、《克服当前困难的办法》等等。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