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能快点走出这个怪圈呢
杨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大学生,现在大三了。
上大学以来我一直有一个习惯,每天脑子里总是橇秆苡螳想一些事情,什么方面的都有,比如我今天和同学出去玩了,由于没有学习回来后很后悔,于是就想以后一定不能出去玩了。而且我有一个习惯,总是把这些想法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这样日积月累就记录了好多条。用这个本子上的东西来指导自己每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这个本子上都是自己总结的一些经验。比如以前这个没有做好,以后怎么做阿等等,也包括看杂志,报纸,上网时看到的好的句子。我都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总结复习这些东西,用他们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每天光想这些东西了,其他的事都做不了了。我不想这样每天总是想东西,我又害怕离开了这个本子,离开了每天的总结,我的每一步行动就会离开约束,我就会做事情时不知道方向,不知道这件事这样做对不对,心里会不踏实,感觉没底。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我怎么能快点走出这个怪圈呢?由于现在复习考研,每天在这方面想很多,就没有时间复习了,但离开了我心里又害怕,怕学习生活失去了指导与约束,我该怎么办?苦恼!希望老师能尽快给我答复吧,谢谢老师了!
希望老师尽快的回信吧,我心里很着急,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小峰
小峰同学:
您好!由于近些时日以来上研究生课程、总结学期工作以及出差,所以接到您的来信十天之后才给您回信,请您谅解!
非常欣赏您自己了解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发现自己、自己寻求自己发展和超越的做法,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先韩非子在《喻志》中就说过“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意思是说学习和掌握人的本质与特性的难点不在于了解、认识和发现他人,而在于在自己了解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发现自己;确立志向发展和超越的难点不在于战胜他人,而在于发展自我,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从您的来信中可以看出您是一个勇于认识自己,并勇于超越自己的好孩子,您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而否定,怀疑自己也从侧面反映了您对高层次人生的追求!所以我有“非常欣赏”这一说也。
您说“我有一个习惯,总是把这些想法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这样日积月累就记录了好多条。用这个本子上的东西来指导自己每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这个本子上都是自己总结的一些经验。比如以前这个没有做好,以后怎么做阿等等,也包括看杂志,报纸,上网时看到的好的句子。我都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总结复习这些东西,用他们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每天光想这些东西了,其他的事都做不了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您有笔记本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摘录名言警句的习惯非常好,如果您能把这些东西内化为大脑的知识储备和行动路标,来用于您学习和生活的指导,那么您学习和生活起来就如虎添翼了。呵呵,其实您在自我总结和记录的时候,您的大脑已经把这些东西作了储存,同时也在您无意识的情况之下指导着您的学习和生活。您的问题就出在您仅仅注重了能看得到、能意识到的表面的东西,而对看不到、意识不到的且能动的指导和牵引您行动的人的“总司令部”——大脑给忘记了。呵呵,所以您就养成了“都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总结复习这些东西,用他们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每天光想这些东西了,其他的事都做不了了”的不良习惯。
其次,针对您“都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总结复习这些东西,用他们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每天光想这些东西了,其他的事都做不了了”的具体情况,首先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并按部就班地去执行这些计划。当您在执行计划之前忍不住要查看和复习笔记本上的那些东西时,就天用内心语言告诉自己:笔记本上的东西已经储存在我的大脑里了,它们正在指导和牵引着我的行动,我完全没有必要去查看和复习笔记本上的那些东西。这样您就会降低心里的担心和恐惧,从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考研科目的学习之上去。
第三,您在丢弃了查看和复习笔记本上的那些东西的行为之后,出现“离开了我心里又害怕,怕学习生活失去了指导与约束”的心理是很正常的,毕竟要改变一种长时间养成的习惯,肯定会产生不适、担心、乃至恐惧。这时候您不必过于责怪和强迫自己,采取一种“顺其自然”——怕就怕吧,只要能完成目前的学习任务就行了——的态度,该学哪科就学哪科,只要尽自己的努力就是了。以这种态度去对待,相信随着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您不适、担心、乃至恐惧的情况肯定会有所改观的。
第四,人是习惯性动物,也是理智性动物。习惯让我们做一些熟悉的事情时不用过多的动脑就能自动化的去完成;理智让我们来不断打破阻碍自己发展和进步的不良习惯。所以当我们作了决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决定!如果我们把决定当儿戏,那么就是甘心让不良的习惯毁掉自己的一生,让自己天天生活在痛苦之中。我相信您是一个理智而有勇气的人,我也相信您会拿出自己的勇气来与不良习惯挑战的,尽管一开始不去查看和复习笔记本上的那些东西会有所不适、担心、乃至恐惧,但是您所要的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考研科目的学习之上去,所以严格执行自己所作的决定,无论多么痛苦也要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考研科目学习的行动之中,因为这种改变能给自己带来无穷的机会与快乐的人生,所以您必须改变!这种做法只要您能坚持21天以上,您不良的习惯也就逐渐会被新的习惯所替代。
第五,前面我所说的是您自己在理性的时候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如果在感性上不想控制自己的时候,我们用理性的目标就好像不能解决感性这个问题了,那么我们就不妨请一个做事认真踏实、按部就班的朋友来帮忙,这样既可以让他来监督您的计划落实情况,又可以跟着他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六,当自己对自己所作的改变计划故态复萌的时候,首先让自己意识到后果,比如,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浪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研目标难以实现—→很难享受到幸福、愉悦和快乐→毁了我这辈子的前程,并引导自己去理性地思考,这样也可以达到自我理性改变的目的。
第七,您之所以会产生希望人生有所改变,可是就是做不到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使自己失望、沮丧、得不到快乐,就是因为您觉得此刻去改变会比日后去改变痛苦,所以您就出现了很挫败的情绪体验。如果这个时候您把“此刻去改变会比日后去改变痛苦”变为“此刻去改变会比日后去改变快乐”,那么突然之间您觉得再不采取行动将会比拖延下去更令您痛苦,这个时候一旦您愉悦的投入了行动,并且完成了自己当天的计划,那么您就会享有无比快乐的心情。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意见,请您选择参考。您的朋友杨永龙祝您改变自我取得成功!
下附我的徒弟给您的信:
小峰同学:
您好!很愿意与您共同探讨您所谓的“问题”!从您的来信中可以看出您是一个勇于认识自己,并勇于超越自己的好孩子,您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而否定,怀疑自己也从侧面反映了您对高层次人生的追求!
您说您经常喜欢把一些重要的事情记在本上,并不断地反思,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方法,您根本就没必要把它视为一种不正常的心理行为而去怀疑,否定自己……更没有必要去追求偏畸的完美……呵呵,也许我们的做法与其他的人不一样,可我们知道矛盾具有特殊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我们是亿万个精子通过激烈的竞争与卵子结合的产物,我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是上帝赐给您的最好的礼物!无论怎样,您就是您,您又何必去为了追求所谓的大同而去否定自己呢?您要接纳自己,善待自己,用独特的您自己去实现非凡的人生!给自己愉悦,幸福的生活,给身边的人愉悦,幸福的生活!只要您顺其自然地按照自己的心声做事就可以了,您想一想,您宁愿让痛苦折磨着您也没有勇气做自己吗?难道您的人生目的就是为了否定自己嘛!我想聪明的您一定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万事遵心!
您说您现在大三,正面临着考研,那种怪的思维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森田理论指出当一个人出现焦虑时他越是想摆脱就会越焦虑,最好的办法就只转移注意力,无视它的存在!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考研,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自己其他的方面……当您不去刻意去关注它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上时它自然就会消失了……您的那种恶性循环也会被打破!
您也应该明白生命本身就是不断受伤并不断得到修复的过程!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您每战胜一次困难,您的生命都会多了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其实生活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们面对困难而颓废的意志和脆弱的心灵……只要我们有勇气,有决心,有信念就一定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激情少年,风华正茂!愿您早日走出怪圈,拥有快乐,愉悦的生活!您的朋友支持您,我永远是您坚强的后盾!
谢谢老师的指导,最近我看了一些在您博客里关于强迫症的问题,在网上找了一些关于完美主义性格的资料,我感觉我就是完美主义性格的人,20多年了,终于对自己有了一些了解了,感觉很爽,我也理解了我的每一步行动。其实我也很喜欢您所研究的人心理的问题的,不过这辈子估计是不可能了。
老师您能给我分析一下,看看完美主义性格的人适合做什么工作吗?——小峰
小峰同学:
您好!呵呵,非常欣赏您“终于对自己有了一些了解了,感觉很爽,我也理解了我的每一步行动”的心态,当然我也相信知道了自己性格倾向性的您,一定会在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做出出色的建树的!
关于完美性的性格,我曾经在《挑战自我走向成功》一书中论述过,我把这段文字复制于下供您参考:
“完美型性格内向、思考者、悲观。它在情感方面,作为父母,对待工作、作为朋友方面的优点如下:情感方面:深思熟虑、善于分析,严肃、有目标,有天分,富有创造能力,富于音乐艺术细胞,冷静富有诗意,追求完美,对他人反应敏感,自我牺牲,有责任心、理想主义。作为父母:订立高标准,希望一切都做正确,保持家里井井有条,帮孩子收拾,为他人牺牲是自己的意愿,鼓励奖学金及才华。对待工作:预先作计划,完美主义高标,注重细节,善始善终,有条理有组织、整洁、讲求经济效益,善于发现问题,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勤俭节约,善用图表、数据、目录分析问题。作为朋友:交友谨慎,甘愿留在幕后,避免引起注意,忠诚可靠,会聆听抱怨,解决别人的问题,很关心他人,情感丰富,易受冲动,寻求理想伴侣。
“我们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性格及其性格的优点,怎样才能发展和管理自己的个性特点呢?说起来十分简单,但也容易被忽视。然而为了使生活更完善,人生的价值获得更大的发挥,个性的发展和管理又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就简单地谈一谈发展与管理自己个性特点的方法。大家知道,每个人都有好、坏两个方面——即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惹人喜爱的一面,也有人令人反感的一面,就是同一个个性也有优劣之分。我国上古奇书,不论是《易经》还是《老子》都谈到“物极必反”,所以个性的优劣要依据程度而定。
“完美型洞悉人类心灵世界的敏锐目光,欣赏世界之美、善与艺术的品味。创作前无古人倾世作品的才华,工作忙乱时细微的观察。思维缜密,始终如一的处事目标,只要事情值得做必定有做得好的决心。任何事情都做得有条不紊,圆满成功而理想。这种人最大的优点是充满分析的思考,他们常常会得到头脑简单者的敬重;但过分的话,完美型的人容易钻牛角尖,并表现得情绪低落,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使自己向完美的方向发展:1.强调正面观点,减轻负面看法。2.有最大的潜力取得成功,但别让你成为自己最坏的敌人。3.若完美型的人不把那么多时间花在计划上,就不会迫使我们毫无准备地行事,事后又要花功夫去补救。4.世事难以尽善尽美,放松些。
“当我们用以上的个性来审视自己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自己个性的哪些方面能获得别人的良好反应,从而提高自己的个人形象;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留意,哪些方面做得太过分,冒犯了别人,并下决心用最大的努力加以改进。
“要知道,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平凡的人还是伟大的人,他们的血管里都流淌着精英的鲜血,发现自己的潜能,并加以明智地应用,是一件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每个人都要实事求是地审视自己,找出自己的缺点,加以改进,现在还为时不晚。
“在发展个性的过程中,一个人必须培养对每个人广博的同情心,不管他来自何处,生活在哪个社会阶层,我们都必须要有一颗博大的同情心,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能够理解一个个胸怀抱负,渴望攀登而领先的年轻人的心。具有伟大个性的人,他们共同拥有的一个品质就是他们经常自觉地发展一种领袖的特征。这不仅反映在大事上,而且也反映在那些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小事上。”
您问“老师您能给我分析一下,看看完美主义性格的人适合做什么工作吗?”根据上面我们所分析的性格特点,我本人认为可以做那些注重细节的工作,比如,医生、科学家、机械师、编辑、工程师、人事顾问、管理人员、律师、技术人员、艺术家、会计师、统计、、程序设计、工程设计等,这些工作需要做事严谨,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性格特点的完美型人来做;再如,制定规章制度、撰写材料完美型的人具有着别人不可比拟的天赋,所以做这些工作也是非常不错的;另外根据完美型的人“交友谨慎,甘愿留在幕后,避免引起注意,忠诚可靠,会聆听抱怨,解决别人的问题,很关心他人”的特点,作教师、心理咨询师、秘书等工作也是非常合适的。呵呵,完美型的人能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我上面举的这些,还有不少工作可以做,这就需要您根据自身的状况和特点来加以选择了,呵呵!
不知我以上解答您是否认同,您的朋友杨永龙敬请您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