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的由来

2025-03-11 01:17:45

最早的“人”字,是出现于公元前1400年商代的甲骨文,传说远古的两个人抛弃了争斗,改为背靠背互相依存,于是挨过了危机。

“人”字一撇一捺,一撇是长处,一捺是短处。它告诉我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不要骄傲自满、盲目尊大,也不必自惭形秽、妄自菲薄。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应凭借这长处和短处组成的体态平衡,不断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人”字一撇一捺,一撇代表品格,一捺代表学识。它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人,应是“真善美”和“能才识”的完美统一。高洁的品德和渊博的知识,不仅是有志者腾飞的双翼,而且是终身的奋斗和追求。

“人”字上边合并,底下分叉。它形象地告诉我们,人生之路有许多叉道。有的通向成功,有的通向失败;有的通向光明,有的通向黑暗。我们理当小心谨慎,好好把握。

“人”字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相互扶持。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应互帮互助。我助人,人助我,多一些善心,多一些爱心,让世界充满爱,人类才有美好的未来。

人字的由来

文字源流:

“人”的造字本义是人类,名词,是指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古人在造“人”字时特别强调手、脚。“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正是由于人能够运用自己的手去制造工具。

此外,还因为人能直立行走,所以,古人在造“人”字时便以侧面站立的人作为字的形体。“人”字是个部首字,常作形符。

“人”作偏旁时写成“亻”,称“单人旁儿”或“单立人儿”。“人”与“亻”在《康熙字典》中同属一个部首序号。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