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2025-04-24 04:06:50

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时间的车轮缓缓碾过,中华民族走过了五千多个春秋,其中包含了灿烂的文化,光辉的进步,但同样也包含了曾经的屈辱。中国近代史的时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侵略和反侵略的动荡史实。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这一历史时期的主题可分为侵略和反侵略。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失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这是国家的屈辱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关键时刻一些爱国救亡人士觉醒了,他们努力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的真理,希望国家的富强能够抵御外族的侵略。中国不同阶级都做出了不同努力:农民阶级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有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有辛亥革命。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要求外国不得干涉太平天国内政和遵守太平天国法律,严禁鸦片贸易,太平天国不屈的英勇斗争都表现了他们反侵略的决心。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发展路程中的一座丰碑。“救亡”,这个深藏在千千万万人心中的口号,就这样响亮地喊了出来。它像一次突然袭来的风暴,人们不能不对自己民族的过去和传统信条引起深刻的反思,尽力以新的眼光去审视外部世界,力图从中汲取足以挽救民族危亡的力量源泉。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之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日本法西斯企图称霸亚洲,征服世界,中华民族又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不再像从前那样被动,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近代史的主题也包含现代化与全球化两个关键词。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他们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封建经济,中国近代经济被迫融入全球化;洋务运动作为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起始,也代表着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中国产业技术现代化的开始。洋务运动前后30余年,在文化观念意识、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及科学技术诸方面,都进行过一定的变革,改变了传统社会的若干面貌,推进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再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制度创新的尝试。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场正义对邪恶之战,在抗战中中国军民以重大牺牲换来了国际尊重,美英以及战后复国的法国后放弃了租界和其它在华特权,中国基本取得了国际关系中的平等地位,终止了晚清以来的屈辱状况。更重要的是,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中国的影响也因抗战大为增长,一方面一推动了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们的国家已经走上了一条现代化、富强的进步之路,历史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作为一名大学生,应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基本国情,并把这段历史当做一个反思的历程。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