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理财需要绕过哪些误区才能不“踩雷”

2025-04-29 22:20:37

1、在大量的“爆雷”平台案例当中,投资者最容易走进“雷区”的首要原因就是对收益的过度追求。这类平台的最高收益率远远高过行业收益水平的均值,能够诱惑大量投资者入局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投资者在选择P2P理财时应当对于投资保持合理的收益预期,并对行业的综合收益情况有所了解。数据显示,2017年2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51%,投资者可以以此为参照,将所选平台的收益范围进行比对,尽管收益率一项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平台安全和风险程度,但是明显高过优质平台收益和行业综合收益的平台还是要谨慎对待。

2、在P2P理财投资当中,第二类比较容易“踩雷”的投资习惯就是盲目跟从和过度迷恋“标签”。相比对收益率的追求,有这类投资习惯的投茹霭庖褙资者对P2P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在专业性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不足。盲目跟从的主要表现在于轻信广告和名人代言以及跟随缺乏风控能力的返利平台、“羊毛团长”(俗称“羊头”)等等。而过度迷恋“标签”指的是不考虑其它因素,只追求平台是“上市系”、“国资系”等平台背景。很多涉事平台费尽心思包装的目的就是吸引一些对于P2P一知半解的投资者的参与。事实上,挑选P2P理财平台是有非常严谨的风险评估方法的,即使是普通投资者,也应当对一些基础的评估角度进行了解。从背景实力、风控体系、业务模式、产品特性、运营能力和IT技术等6大角度、32个维度、100多个评估点对平台进行评估考察。如果投资者想要对平台进行自行选择,可以借助FRAS模型的评估角度对平台进行全面的判断,如果投资者需要更专业的P2P平台评估服务,总而言之,用片面的“标签”去评判平台优劣是不可取的,盲目跟从没有风控能力的营销平台和个人,都容易导致投资者走进“雷区”。

3、最后还有一类容易“踩雷”的投资习惯,就是投资者没有去做分散投资,或盲目的扩大了分散投资的范围。在任何理财投资中,资金越集中投资者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就会越大。在很多“踩雷”事件中,有些投资者采用了分散投资的方法只是受了“轻伤”,而有些人却搭进去所有的积蓄甚至是借款投资导致了负债,这里面就可以看出分散投资的优势在于分散了投资者的资金风险。另外还有一些投资者,错用了分散投资的方法,盲目的扩大了投资平台的范围,这种行为也并不可取。事实上,分散投资并不仅仅是指分散的平台数量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自己的资金量,在经过考察的优质平台范围内进行不同项目周期的组合,以达到资金在流动性、收益率等方面的平衡,同时降低风险。

4、除了上述不良投资习惯的改进之外,还有很多行为是需要一些投资者进行加强的,比如定期关注行业政策,行业的走势动态等等。例如目前投资者只有了解监管政策对于平台的具体要求,才能知道哪些平台是相对比较合规的,哪些红线是平台不应当触碰的。这些信息对于投资者挑选平台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5、目前,在监管的作用下,P2P行业当中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在逐渐减少,从积极的方面看,未来投资者“踩雷”的概率会有所降低,但从风险的角度出发,近期会有问题平台集中出现的可能。因此P2P投资者还是应当在乐观的同时保持谨慎,不仅要摒弃不良的投资习惯,还要建立科学的理财观念和策略方法。在此基础上,如果可以利用好可信赖的第三方服务平台,那么投资者通过P2P理财的风险也会进一步降低。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