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如何构建有效问题串
1、首先是在多维度交互中生成,精彩的生成立足于学生对教学情境的感悟、体验、理解和教师的启发,实质上是一种师生、生生、生本(课本)、生稿(教学案、导学案、或讲学稿)等互动,在交流中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甚至是打破传统的思维,使学生学做到轻松愉快,使物理课堂低耗高效,增进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科学素养.
2、其次是在学生灵动的思维中生成。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做一个动态生成的推进者,要善于捕捉并把握好学生灵动的思想.
3、在个性与共性错误中生成。“错误”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它客观反映了个体心理,它也是创新的起点.学生犯错误和对错误的认识,是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
4、另外正"问题串"是在教学中利用信息差原理(information gap),围绕具体知识目标,针醑穿哩侬对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或主题设计一连串(一般在3个以上)的问题,将教学目标与现实世界、青少年的生活以及学生原有的学习背景有机的整合起来
5、还有就是初中物理知识有个鲜明特点是比较系统,但学生恰恰没有这样的认识,甚至感到有点“乱”,知识点和公式多得记不住,还混淆了。如果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复习,学生的知识得到夯实,知识网络得到构建,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
6、问题式教学运用到高三物理复习教学中改变了“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的格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7、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同学们和老师有所帮助,谢谢!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69
阅读量:27
阅读量:42
阅读量:89
阅读量: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