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学龄前儿童】的说谎行为

2025-04-08 13:58:38

这个年纪的孩子出现说谎行為,是因為真的分不清楚想像和说谎的差异吗?该如何教导幼儿诚实?

学龄前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一知半解,此时出现说谎的行為,多半是孩子曾有说实话、却被处罚的情形,过去的负面经验,让孩子遇到父母的质问,本能的想逃避说实话的后果,而选择了说谎。

不过,学前幼儿也的确会出现混淆想像和说谎的差异。想像指的是原本不存在的事实,孩子却认為它是存在的,例如过年时会有年兽出现;而说谎的背后却存在真实的事件。孩子想要掩饰的时候,常会故意扭曲或忽略部分实际情形,结果就被认為是想像出来的。

教导幼儿诚实,幼教专家提供以下做法:

1.先协助孩子区分幻想和现实:幼儿的生活充满虚构的童话,别轻忽孩子的幻想,否则会扼杀他的创造力。在孩子几乎不懂分辨幻想和真实的阶段,《我家幼儿教养好:3~6岁》作者萨尔‧赛维尔建议父母告诉孩子,说实话就是用语言叙述真实发生的状况,说谎则是说了一件不曾发生的事。

2.调整管教态度:幼儿的想法黑白分明,他们的想法中,如果做了坏事,爸妈就不喜欢我,為了避免不好的后果,本能的会採取掩饰部分事实的做法。台大心理卫生中心主任高淑芬指出,发现孩子说谎,父母往往先指责,孩子怕被骂,就会学著说谎,以避免受罚。

发现孩子说谎,父母应先保持冷静,告诉孩子你的观察。例如:“我刚发现你打破杯子,但是你没有承认,那是说谎。”并把焦点放在解决当下的问题,向孩子说明该怎麼弥补眼前的问题,而不是先责备孩子。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