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地震发生前未雨绸缪怎样避震保护自己
如果发生了地震,事先了解一些地震防护的知识是很重要的。如果能把握时机、运用正确的地震防护知识,我们就可以保护自己远离地震带来的危害。那么,如何未雨绸缪、做好日常的防震避震准备?如何在地震中自救?
怎样自查家中地震隐患?
1、在地震中可能会倒塌的又高又重的家具,比如书架、橱柜、相框或镜子,或是定制的组合柜,可能发生移动、松动的、扯坏的煤气管道或电线物品、盆栽植物,可能压垮无支撑的房顶并崩塌的石制烟囱,应当设法固定。
2、把安置不妥的重物重新放置,以防止家具物品震时倾倒或坠落。把悬挂的物品拿下来或设法固定住;高大家具要固定,顶上不要放重物;组合家具要连接,固定在墙上或地上,拆除不必要的附属物;尽量不使用带轮子的家具,以防震时滑移。
3、易燃、易爆物品,应储存于车库或是室外储物室中(而不是室内),以防止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橱柜内重的东西放下边,轻的东西放上边;储放易碎品的橱柜最好加门、加插销。
怎样在室内自设避震场所?
1、可以将坚固的写字台、床或低矮的家具下腾空,把结实家具旁边的内墙角空出来。
2、保持室内外通道的畅通,室内家具不要摆放太满,房门口、内外走廊上不要堆放杂物。
3、可以常备一些震后急需用品,一旦发生地震可以用这些物品支撑到救援人员的到来。最重要的是水、食品、衣物、毛毯等,其次是照明用品,如应急灯、手电筒(电池)或自动充电电筒、蜡烛等,还有必要的常用药品,如治疗感冒、肠胃病的药、一般外伤用药等,必要的身份证件等。
避震时怎样保护自己?
1、震时应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如果是在高楼里,跑出来更是不太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2、室内房屋在震后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有炕沿下,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可以选择最近的地方进行躲避。
3、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外墙边、窗户旁则是室内最不利于避震的场所,要尽量远离。
4、有利于避震的姿势一般分三种。第一是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第二是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第三是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5、避震时要注意保护身体重要部位,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