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青春容颜:[2]像呵护爱情一样呵护肝

2025-04-11 12:29:10

容颜是女性肝脏功能好害仑喵茏坏的晴雨表,肝功能的轻微改变都可以在脸上表现出来。要想青春永驻、永葆娇嫩白皙的肌肤,必须先有一个健康的肝!

提到“黄脸蝌矗鳏窑婆”,我的脑海中马上出现一个满腹牢骚、喋喋不休地抱怨、对什么都看不顺眼的怨妇形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呢?其实,人体出现的各种状况,都会左右人的行为,甚至性格。比如气虚的人,说话声音小;脾虚的人,爱吃甜食……而肝脏有问题的人,脾气都不好,并且如果老是心情郁闷、发脾气,也会损伤肝脏。更可怕的是,肝脏不调,会让面色变得青黄,严重时还会长出难看的黄褐斑,活脱脱一个“黄脸婆”!所以说,姐妹们一定要养好肝,让“黄脸婆”离我们越远越好。

■情绪平和是养肝关键

肝是储藏血液的主要器官,就像是一位掌管武器的将军,负责把武器,也就是气血,分给其他将领——肺、肾、脾等,率领大家一起“保家卫国”,人才能健康。如果将军“倒下”了,将领们没有武器打仗,必然会导致“国破家败”!最容易让将军“倒下”的原因,就是气——将军不可能自己扛着武器乱跑,要靠气帮它运送血液。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比喻,姐妹们很容易就能明白,保持肝气顺畅对滋养脏腑是多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引起肝气郁结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坏情绪。

中医认为,肝主情志。“怒伤肝”,情绪起伏过大,很容易影响到肝功能,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是养肝的一个主要方面。情绪不舒畅时,姐妹们要尽量找一个可以诉说的人,倾诉出来;或用适当的方式,来发泄这种郁闷情绪,不要总是憋在心里,这样很容易憋出病来。据统计,癌症和肿瘤患者中,因无法疏泄心中郁闷而生病的人是其他人的2~4倍。“万病气上来”,就是这个道理。

■睡好“排毒觉”

肝脏除了可以储藏血液,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净化。人体在自身代谢的过程中,制造了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在阻塞血管的同时,也会毒害脏腑。而要想及时清除这些“垃圾,就要睡好“排毒觉”。

中医说:“人卧则血归肝。”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脏净化血液的黄金时段。此时应让身体得到完全的休息,这样在第二天早晨,被重新分配到各个器官的血液又是新鲜干净的了。所以说,市面上各种排毒养颜胶囊,其实都不如一个美美的“排毒觉”!

■“拈酸吃醋”能养肝

中医将味道分为——酸、苦、甘、辛、咸五种。这五种味道分别对应五脏,《黄帝内经》中记载:“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酸入肝”,就是说常吃山楂、五味子、乌梅、白芍等酸味食物或药物可以养肝,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吃点醋也可以对肝起到补益作用。在五行中,肝属木,木对应的是绿色,所以,绿色食物都能养肝。绿色食物非常多,如菠菜、韭菜、芹菜、绿豆、青椒、油麦菜等,它们富含纤维素,能让身体保持酸碱平衡,还能清理肠胃、防止便秘呢。

需要注意的是,酸味食物并不是一年四季都适宜吃。春季肝气旺盛,而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春季应少吃。秋季万物收敛,应“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增加酸味食物的摄入来顺应秋季的敛纳之气。如果咳嗽有痰,或有腹泻及排尿不畅,就不宜食用酸味食品或药物,因为酸味有“收敛”、“凝滞”作用,不利于病邪的排出。此外,血糖较高,或有消化道溃疡及胃酸过多的患者也不适宜过量食用。

■美味粥食养好肝

我们身边常见的补肝佳品有很多,*、绿豆、玫瑰、猪肝都是价廉物美的上好食材。在中医里,*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消炎的作用;绿豆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玫瑰有行气活血、平肝理气的功效;猪肝则是“以肝养肝”。将它们与其他食材相搭配,很容易就能做成美味又营养的养肝粥。

枸杞银耳*粥

材料:枸杞子20克,银耳、*各10克,糯米6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银耳、*、糯米同放锅内,加水适量,先大火烧开,再小火熬至银耳软糯,放入枸杞子,再熬10分钟即可。吃的时候可按口味调入适量蜂蜜。

猪肝绿豆粥

材料:新鲜猪肝100克,绿豆60克,大米10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先将绿豆、大米洗净同煮,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煮至八成熟后,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熟后加食盐、味精调味。

双花粥

材料:干梅花5克,玫瑰5克,粳米80克。

做法:先将粳米煮成粥,再加入揉碎的白梅花、玫瑰,略煮3~5分钟,每餐吃1碗,可连续吃3~5天。

需要说明一下,这三款粥的功效略有不同:枸杞银耳*粥有补血养肝、明目润肤、祛斑增白的效果,适合所有的女性;猪肝绿豆粥可以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使人容光焕发,特别适合面色蜡黄、视力减退、体弱的女性;双花粥能舒肝理气、激发食欲,食欲减退者食用效果颇佳,健康的人食用则精神倍增。

■每日护肝保健操

揉大敦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脚大敦穴(大脚趾靠第二趾一侧的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大敦穴,手法同前。

按太冲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太冲穴,手法同前。

揉三阴交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腿三阴交穴(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腿三阴交穴,手法同前。

推搓两肋法: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

第一章 气血、五脏如何主宰女人容颜 脾胃,掌管你气色的“大人物”

许多姐妹本来就脾胃虚弱,但为了保持姣好的体形,平时又不敢多吃,时间一长脾胃就更差了,不仅长得像豆芽菜一样,还会引起许多妇科病,美丽自然一去不复返。

中医把脾胃称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我在第一节讲到,脾胃有把食物转化成气血的功能。脾和心脏一样,也有“统血”的功能,让血液在血管内运行,所以,脾胃虚弱会直接影响气血,这点在女性的生理期表现得尤为明显。脾气虚,就无法控制血液,生理期血流量加大,身体流失过多血液会更虚弱,使脾胃虚上加虚,长此以往,就变成了恶性循环。

宋代著名医学家李东垣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通俗地说就是,脾胃如果受到伤害,所有的病都会因此而生。身体不健康,美丽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动为纲,素为常,酒少量,莫愁肠

食养在我国由来已久,中医有“药食同源”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黄帝内经》中也有“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述,养脾胃也是一样。

保养脾胃的四个秘诀是“动为纲,素为常,酒少量,莫愁肠”。简单说来就是,适当的运动能促进消化,使气血充足,涵养脏腑。酒要少喝,这个大家都知道。还有就是尽量不要忧愁,脑力工作者一定要给自己完全放松大脑的时间,因为中医讲“思伤脾”,脾气郁结,时间久了会伤正气,脾胃运化失常,人就会出现食少纳呆、胸脘痞满、腹胀便溏等症。

养好脾胃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干净的食物;饮食宜温、熟、软,不吃或少吃生冷,以“热不炙唇,冷不振齿”为宜;忌食黏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吃饭要专心致志、细嚼慢咽,饭后不宜马上洗澡或做剧烈运动。

“早饭好、午饭饱、晚饭少”、“晚饭减一口,活到九十九”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的基础代谢白天比晚上旺盛,对食物的需求量较大,消化功能也比较强。因此,晚上不要吃得太饱。

同时,饮食宜清淡,一定要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在五行中,脾胃属土,土是黄色,所有黄色的食物都可以补养脾胃,如黄豆、土豆、玉米、南瓜、生姜、陈皮、菠萝等。中药里,山药、薏米、芡实、白茯苓、白术等都是健脾养胃的好手,像前面提到的山药薏米芡实粥就可以经常喝。

当然,食养还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根据个人的体质要求,按照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和东西南北中气候与水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食物。

■谨防体内湿气

什么是“湿气”呢?中医认为,内湿是因为脾肾阳虚,运化水液功能障碍引起体内水湿停滞之证。最简单的说法,“湿”就是滞留在体内的多余水分。体内有湿气,人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尿少、浮肿、舌淡苔厚等现象。判断体内有没有湿气,有个最简单的办法——对着镜子张开嘴,仔细看看舌头,如果舌体胖大、舌头两侧有牙齿印、舌苔很厚、发黏,那就是体内有湿气。

那么,体内的湿气是怎么来的呢?环境潮湿、贪吃寒凉食物、喝水过多都是罪魁祸首,如果姐妹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些问题,可要注意了。因为内湿除了会出现上面那些问题,还会让你“喝凉水都能长胖”!够恐怖的吧?这可是有道理的,脾主运化,掌管着食物营养的转“化”及“运”输,而脾又喜燥恶湿,体内湿气过重会让脾脏运作阻滞,体内的多余水分就不能及时全部排清,这样一来,你的身材就会变得“富态”,这样的结果恐怕是姐妹们最不愿看到的吧?

■动动脚趾,就可以养脾胃

姐妹们没想到吧,平常没事儿多动动脚趾也可以养脾胃,这可不是瞎扯的。中医认为,人体的每个脚趾都与脏腑相通:肺、大肠属金,对应大脚趾;脾、胃属土,对应二趾;心、小肠属火,对应三趾;肝、胆属木,对应四趾;肾、膀胱属水,对应五趾。脚趾位于人体的末端,远离心脏,足尖部的血液循环较差。脾胃虚弱的人经常活动脚趾,可使体内气血通畅、阴阳平衡、扶正祛邪。如果特别注意对二趾的保健,就能起到调养脾胃的作用。

有效的动作包括用脚趾抓地、抓鞋底,一次抓5分钟左右,两只脚可分别进行,也可同时进行,一天2~3次。也可以用手按捏脚趾,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睡前做为最好。对于长期坐办公室、缺乏运动的姐妹们来说,多做这些动作尤其有益。另外,多走路也有同样的效果,因为一个人在行走时有近一半的重量是由脚趾来承担,走路能促进脚趾的血液循环,起到打通经络的作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