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如何防止中暑 教你几招(避暑食品与方法)

2025-04-05 11:24:28

1、盐开水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喝白开水应选择沸腾后自然冷却的新鲜凉开水(20℃至25℃),这种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稳,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

夏天如何防止中暑 教你几招(避暑食品与方法)

2、茶水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钾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咿蛙匆盗动。科学分析表明,茶叶含钾较多,占其比重的1.5%左右。钾容易随汗水排出,温度适宜的茶水应该是夏季首碚枞凇悄选饮品。夏天骄阳似火、热气灼人,出汗多了口又渴,多饮热茶,防暑降温效果最佳。饮热茶的好处是:1,可提神醒脑,消除疲劳。2,可生津止渴。喝热茶可刺激口腔粘膜,促进口内生津,并加速胃壁收缩,促进胃的幽门启开,使水加快流入小肠被人体吸收,满足各组织和器官的需要。3,可抑菌消炎。茶对胃肠粘膜有收敛杀菌作用,能凝固菌体蛋白、减轻细菌的毒性,起到消炎止渴作用。4,可强心利尿。茶碱能兴奋血管中枢,增强心、肾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肾小球滤过率,使尿液增多。尿液的排出,又带走了部分热量,带来了凉爽感。陈醋:夏季人们饮水较多,胃酸相应减少,使食欲减退。适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浓度,生津开胃,帮助消化。如果在烹调时加些醋,可使胃酸增多增浓,从而增加食欲。夏季是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吃醋还能提高胃肠道的杀菌作用。另外,如在烹饪时加入几滴醋,还会减少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而且有利于人对食物中铁的吸收。

夏天如何防止中暑 教你几招(避暑食品与方法)

3、绿豆汤绿豆汤有独特的消暑清热功效。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能预防中暑。有关实验表明,绿豆对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显作用。惟一不足之处是绿豆性太凉,体虚者不宜食用。

夏天如何防止中暑 教你几招(避暑食品与方法)

4、苦瓜苦瓜因其味苦而清香可口,被人们视为难得的食疗佳蔬。我国民间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热”、“苦味能健胃”的经验之谈。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热泻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热防暑,因此,夏食苦瓜正相宜。

夏天如何防止中暑 教你几招(避暑食品与方法)

5、蜂蜜蜂蜜是由蜜蜂采集植物蜜腺分泌的汁液酿成。《本草纲目》:“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夏天如何防止中暑 教你几招(避暑食品与方法)

6、西瓜瓜果之首,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而且医药价值颇高,是消暑、解渴、利之佳品,民间有“天然白虎汤”之称。当遇到酷热特别是发烧时,抱着西瓜睡觉,比敷冰袋降温还有效。但西瓜性寒,一次不能吃得过多。

夏天如何防止中暑 教你几招(避暑食品与方法)

7、冬瓜富含维生素b,皮、肉皆可入药,民间有“冬瓜入户,不进药铺”之说。小便不畅,饮冬瓜汤最有疗效。老人夏天消化不良,用冬瓜与莲子、百合和鸭子煮汤饮,能消暑开胃。

夏天如何防止中暑 教你几招(避暑食品与方法)

8、●风油精风油精主要由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酯、桉叶油、丁香酚等组成。风油精清凉止痛,能驱风止痒。夏天蚊虫叮咬、晕车不适或是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牙痛都可以使用风油精。风油精是油剂,孩子外用时,可以涂擦于患处或穴位;口服的话,每次1~2滴,是成人量的1/2~1/3,比较安全。注意:外用的话,半岁以内的宝宝尽可能不要使用。如果孩子皮肤有刺激感,就不要使用了。口服的话,值得注意的是,有因长期服用风油精而成瘾的报道,建议慎用。

夏天如何防止中暑 教你几招(避暑食品与方法)

9、清凉含片清凉含片主要是由薄荷油、薄荷脑、紫苏叶、葛根、乌梅肉等中药成分组成的。如果孩子受到暑热,觉得口渴恶心,咽喉肿痛,烦闷头晕,可以含服。一般每片0.5g,6岁左右的孩子每次可以含服1片,每日数次即可。注意: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不要用,以防不慎呛入气管发生意外;不会含片剂的儿童也不要服用。含服的同时,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如果孩子身子虚,出汗多,也不宜服用。

夏天如何防止中暑 教你几招(避暑食品与方法)

10、霍香正气水霍香正气水主要是由霍香油、紫苏叶油、白芷、陈皮等中药成分组成的。如果孩子夏天中暑,有头晕、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可以给孩子服用。药店出售的霍香正气水有酊剂和口服液两种,一般不要给孩子用酊剂的霍香正气水,可以用口服液的。3~7岁的孩子可以口服成人的1/3的量,7岁以上儿童减半。注意:3岁以下的宝宝最好不用。3岁以上的宝宝服用霍香正气水的同时,不要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像心动过速、急性荨麻疹、过敏性药疹等,应该马上停用。

夏天如何防止中暑 教你几招(避暑食品与方法)

11、穿衣戴帽编辑长期以来,人类战胜炎部菠眩嗟夏酷暑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方法。比如发明了电风扇、冷气机、空调机和洗冷水浴降温以及科学地进行微小气候调控手段,避开日照高温时段作业等等。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往往狡掇鹚檗忽略自身穿戴上的科学防护。也许有人会说,穿衣戴帽,人人皆懂有啥可说的,殊不知,科学的穿戴是人们在炎夏防暑降温最简捷方便有效的主 要措施,大有学问考究的哩!夏日的穿戴应注意以隔热防晒、通风透气、利汗散热为原则。穿戴凉帽、遮阳伞、浅色轻便的衣服,选择用耐阳光热阻率高的、导热慢、散热快的材 质加工成的衣服、鞋袜等防护用品;对于不易遮盖裸露的面颈部、上臂和小腿部搽抹防 紫外线烧灼的护肤霜(液)都是很好的办法。 首先,从头部防护说起,据测定,宽边塑料,麦秸杆遮阻帽的热阻率可达60%以上,宽边白布料遮阳帽为45%,而头巾对辐射热的遮阳率很差,最好不用。据中国消费者协 会试验说明,阳光反射性强的银胶伞或黑、藏青、深绿色的具有防紫外线系数(UPE)达15以上的阳伞或遮阳帽是最佳选择。但对于市面上标榜防紫外伞而又无任何科学监定资料佐证的所谓“环保伞”,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要慎重,不可轻信。其次,防暑降温讲究的是衣服穿戴,夏装讲究轻便、凉爽、简便实用和美观大方,避免遮盖封闭与适度裸露、通风散热是需要互相兼顾的,对于一般人来说,短时间适当暴露肢体接受一定阳光照射,也不是一无好处,它可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甚至能增强肌肤的营养健壮。对于年老体弱或幼小婴儿则不轻易曝晒,尤其少接触直射和热辐射,以免灼伤和中暑发生。大家喜欢在曝晒时用特殊袖套、裤套遮阳,平时穿短袖、衣裙和短裤或款式美观轻便的休闲装。最近,有人发明了可溶解吸收的含人体维生素和必需微量元素的高科技保健T恤衫。据说,在阳光照射下,能逐渐溶解被肌肤吸收为机体所利用,具有营养保健和防护的作用,很值一试。此外,夏天凉鞋、轻便鞋以及有气孔的空调鞋和透气袜、保健袜都是人们乐于接受的调节体温防暑的穿戴用品。某些特殊作业人群长期从事高温劳动,应选用轻便、坚固、防热辐射和便于通风透气、排汗的鞋袜,袖套或防护面具。对于不能接触某些过敏化纤物的人还应注意经常搽抹防晒抗过敏的药霜,避免因衣着不当引起心身不适或中暑的发生。

夏天如何防止中暑 教你几招(避暑食品与方法)

12、误区编辑一、过度依赖空调吹空调毕竟不是自然状态,它能使空气频率流动和振动,结果就像噪声一样,会损害人的神经功能。另外,室内空气循环使用,反复过滤后,空气中负离子显著减少而阳离子过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久居空调房间,会令人感到头痛、头晕、失眠、胃肠不适、乏力身倦,还会有类似着凉感冒的症状,甚至降低抗感染能力,这就是“空调病”。低温最易引起妇女的自律神经紊乱,妇女特别容易患“空调病”。预防“空调病”,可在室内配备负离子发生器,以弥补空调机的不足;在不是太热的天气里,最好不要使用它;使用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宜开着通宵睡觉;室内温度不要调得太低,以免与外界温度相差过大;房间内要保持清洁卫生,禁止在室内吸烟。

夏天如何防止中暑 教你几招(避暑食品与方法)

13、二、电风扇直吹人体有人贪图凉快,经常在电风扇前直吹人体,这样会使人出现打喷嚏、流鼻涕、乏力、头痛、头晕、失眠、肩痛、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症状,这叫“风扇病”。预防“风扇病”,关键在于科学使用电风扇。首先,转速不要太快,使用时间不可过长,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其次,不宜直吹人体,也不要距离太近,吹一段时间后,应调换一下风扇或人体的位置,以免局部受凉过久;再次,不要开着风扇睡觉,气温过高时也只能使用摇头微风,并用定时控制;大量出汗时,不要静坐猛吹。此外,年老体弱、小儿和久病未愈、感冒、关节炎患者,宜少用或不用。

夏天如何防止中暑 教你几招(避暑食品与方法)

14、防暑套锭缠愁颊路编辑酷暑来临,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如:婴幼儿、孕妇、老弱者,在高温环境里一不留神就会中暑,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在高温天气下,这些特殊人群更应采取措施防中暑。 婴幼儿:应寝忍灬娱穿薄的棉质单衣,如果流汗要马上擦干,尽量不用电扇或冷气。外出戏水前应选择不含香精、防晒系数低于15的防晒乳液外擦。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室温不低于25℃。冷气房内最好放一盆水,以免干燥。孕妇:衣着应凉爽宽大,多吃新鲜蔬菜、新鲜豆制品;经常用温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为过于贪凉而导致感冒发生,此外要保证睡眠。老弱者:保证每天不低于7小时的睡眠,调整饮食保护脾胃[1],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于天热汗多,因此补水显得很重要,每天要补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一旦有中暑发生,首先要搬离高温环境。用40%浓度的酒精或温水擦拭全身,并在额头、腋窝和腹股沟等血管浅表处放置冰袋。若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病情较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夏天如何防止中暑 教你几招(避暑食品与方法)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