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身心疾病的良方—呼吸锻炼
1、呼吸的作用: 凡是去过西藏的人都应该知道,由于海拔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远远低于内陆地区,再加上季节的变化,并不能满足人的呼吸需要。据估计,拉萨地区在七八月份空气中含氧量是最高的时候,然而相对北京来说,也只达到其含氧量的75%左右;而冬天阿里地区地区空气中的含氧量更低,大约只有北京地区的一半。初到西藏的人肯定不适应,在头几天会明显地感到头痛,晚上失眠、多梦。缺氧症状严重的人,甚至会出现意识恍饱或是浮想连连。从医学心理学角度来讲,这种症状是缺氧引起的幻觉,人在缺氧的情况下,对于自我意识的把据有所下降。所以,在高原上睡觉,做梦比平原上的梦更加的杂乱无章,缺氧可能是一个因素。在缺氧情况下,人的机制会慢慢地适应,其实这不是一件好事,而是人在长期供氧不足的情况下,呼吸系统功能减弱了。为什么到西藏的3—5天后会感觉没有初来时的胸闷气躁。这时因为人心率加快,并注意了减慢身体活动,人对于缺氧的承受力会大大地提高,上述的缺氧症状会逐渐消失。但是缺氧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等人的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会逐渐增加,血液携带、运输氧气的能力大大提高候,对于高原上的生就会越来越适应了,这是机体对于环境自发的适应过程。 由此可见,呼吸对于人的心理和意识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明白了这些,加上呼吸锻炼就能够扬长避,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利用改变呼吸所产生的心里变化,增进身心健康,甚至可以用于帮助治疗一些身心疾患。
2、呼吸锻炼妙招: 1.扩胸走 呼吸锻炼有助于提高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的功能,对于肺部的血管系统功能也有促进作用。促进呼吸器官畅通的方法很多,但是我们要掌握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在呼吸锻炼过程中,对胸腔骨能和胸腔的肌肉锻炼是重点,发达胸廓肌肉可以加强呼吸。其锻炼练习的方法非常多,比如单杠、双杠、杠铃、哑铃等,相比而言,扩胸走更适合大多数群体,是以一种以徒步行走的方式,在行走中达到训练的方法。轻松、自然,即便在路边散步也可以尝试着做。 练习方法要求;行走时,上肢曲臂做拉大胸廓式时动作,在做扩胸时同时吸气,做夹胸时同时呼气。注意动作不要太快,缓扩缓吸。动作要与一呼一吸保持一致。一次可做20次一30次,中间间隔1分钟一2分钟的休息,反复做3次。身体情况较好的情况下,也可增加次数,一下子做30次一50次。
3、憋竣音建恬气练习 在行走过程中,憋住一口气并坚持一段时间,每l0步呼吸一次。这种锻炼方法可以增加肌肉中的氧债和乳酸值,提高心肺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工作的能力。因为在憋气条件下进行,减少了空气的摄入量,同时利用运动中的“缺氧”现象,可以有效地促进肺部功能。摄入的氧气少了,运动中的肌肉等组织从单位血流量中所需摄取的氧气量就会增加,同时,运动中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就会偏高,这样就会造成肺部在瞬间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出现“加速”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肺部功能,在所有可引起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变化的运动中这种现象都会存在,只是强度不如在步行中容易控制而己。 值得注意的是:处于肺部疾病急性期的患者,不可采用这种方式,等到病情逐步康复的时候,可以循序渐进地适应这种锻炼方法。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或健身专家指导下进行锻炼,如果经医师同意,可选择在通风好的室内或户外进行。锻炼时间的选择,最好是放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进行,因为这时人体各方面的机能和肺部都处于运动的应激状态中,容易取得训练效果。通常步行时可以保持自然的呼吸方法,一般是采用口和鼻同时呼吸,以口呼吸为主。呼吸要有节奏,一般是两步一呼、两步一吸,行走运动这种方式对健身的作用非常大,但对心脏有疾患者、代谢性疾病患者来说,一定要在医生的嘱咐下量力而行。首先是慢慢适应这种运动方式,然后再逐步提高走步的强度和量,综上所述,上述运动方式一定会给你带来呼吸系统健康上的更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