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护理
化疗药物能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已成为肿瘤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治疗中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常使患者感到痛苦,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如何减轻患者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对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疗效具有积极的作用。
化疗前期护理
1、作好护理评估当患者被确定需化疗时,化疗之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心理状态、体质状况及病史作初步的分析评皙网胪阵估。一般来讲,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少发生恶心呕吐,这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女性患者较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降低了机体对恶心呕吐的耐受力。老年患者呕吐率高,这是因为老年人胃蠕动和食管下段括约肌紧张度减低,胃排空慢,胃内残留量增加,胃内压增高。
2、了解化疗经历护理人员对患者是初次化疗还是曾经接受过化疗,用过何种止吐药,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情况,恶心呕吐发生的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均应有所了解。通常在化疗中曾经有恶心呕吐经历的患者,对当时机体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化疗未开始前已有恶心呕吐前期症状而畏惧化疗。
3、熟悉化疗方案不同化疗方案、不同剂量,导致患者呕吐的程度也不相同。联合化疗与单一化疗、大剂量与小剂量、高度致吐药与低度致吐药相比较,前者较后者更易发生恶心呕吐。化疗药致吐是由于药物刺激脑部呕吐中枢,产生52羟色胺、多巴胺等致吐神经递质而导致呕吐。
4、掌握心理护理对首次接受化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解释化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了解有关知识,但不必过于强调对待恶心呕吐的方法处理,以免人为造成患者紧张心理,产生不良效果。曾经化疗但呕吐较剧烈的患者,往往在未化疗前已经产生了恐惧心理,这时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分析致吐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适当饮食指导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同样有杀伤作用。因此,化疗后对机体的损害是较大,患者在接受化疗前可适当的补充营养,鼓励多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选择适合患者口味、注意色香味的搭配,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为化疗打下较好的身体基础。
化疗期间护理
1、创造良好环境保持病室内的整洁安静,为患者营造舒适、轻松的环境。对一些爱好音乐的患者,化疗时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患者听音乐时植物神经兴奋性下降,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及情感反应,可分散注意力,减轻化疗中的恶心呕吐。同时要减少各种不良的刺激如:污物、药物、气味等,尤其是与化疗药稀释后的颜色相同的食物,应尽量避免,以防产生不良的条件反射。护士在施行化疗时,要态度和蔼、语言恰当、操作规范、准确无误。当患者出现呕吐时,要给予安慰,协助患者坐起,呕吐后帮助患者用温水漱口,及时清理呕吐物。
2、掌握用药时间在睡眠中给药可预防化疗所致的呕吐。这是因为胃酸分泌随迷走神经的控制而周期性变化,睡眠时胃肠蠕动慢,肛门括约肌反射改变,吞咽活动弱,唾液分泌近乎于停止,所以睡眠中呕吐反射会减弱。因此对呕吐频繁者可采取午睡时给药。静脉化疗于餐后3~4h用药较适宜,此时胃充盈度小,胃内压力低,发生呕吐症状少。
3、正确使用止吐药目前白血病化疗最有效控制恶心呕吐的方法是使用止吐剂,止吐剂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作用于致吐的神经递泥撼费瘠质结合点,使其拮抗机体的神经受体对细胞毒性化疗药的反应,从而抑制呕吐。临床上常用的止吐药物有:呕必停、枢复宁、胃复安等。凡出现急性呕吐或中等程度恶心的患者,其发生迟发性呕吐的几率也很高,这种病人应提前预防性给予止吐剂。癌症患者在化疗期间还可以通过服用中药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例如,在化疗期间,患者可服用稀牌胶囊等纯中药制剂,这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血细胞的数量,还可以避免因反复输血而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同样,中药对于化疗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泻、脱发等也有较好的作用。
4、饮食清淡少量化疗时恶心呕吐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抑制消化腺分泌和胃肠平滑肌的蠕动,直接抑制了消化机能,这时患者常无进食的生理和心理要求,护士不必强求患者多进食,饮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如:稀饭、清汤、粥等,少量多餐。并根据患者进食和呕吐的情况给予适当补充水分如:果汁、糖水、盐水等。
5、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化疗药引起恶心呕吐时常伴有唾液分泌增加、心动过速、出冷汗、头晕眼花等症状,剧烈呕吐可导致嘴唇干燥、唾液粘稠、尿色暗黄、极度口渴等脱水症状。同时止吐药也会产生头痛、嗜睡、肌肉强直等不良反应。因此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对脱水患者要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
化疗后期护理
1、通常化疗一疗程结束后,恶心呕吐症状也随之消失。但也有个别患者恶心呕吐会延迟发生在化疗后24h,甚至持续几天。因此护士仍应关心患者,多与患者交谈,劝其适当起床活动,摆脱化疗时不适的阴影,使机体在化疗后能尽快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