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2025-04-18 14:38:12

双九节又称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举行,它也被称为老年人节。

重阳节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历史来源

1、重阳节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唐代,双九节被列入民间节日的官方名单。重阳节期间,人们一起到外面爬山,还从事赏菊、插珠玉、吃重阳糕、喝菊酒等许多活动。

重阳节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传说故事

1、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损枉颜陛古老的传说。东汉时期,汝河里有个瘟疫魔鬼。只要它出现,人们就会生病甚至死亡。生活在汝河周围的人们遭受了恶魔蹂滓凶碱朝躏的疾病。那里住着一个叫桓静的人。他的父母死于瘟疫,他差点死去。康复后,桓晶决定学习仙术,杀死瘟疫恶魔。桓静听说东山住着一位仙人。他走了很长的路,终于找到了神仙。神仙被他的行为感动了,教了桓静如何杀死瘟疫魔鬼。有一天,神仙告诉桓静,瘟疫之魔会在九月初九再次出现,他让桓静回去杀了它。桓静回去的时候,叫全家去山上,给大家送了一片竹玉叶和一杯菊酒。当瘟疫恶魔从水中冒出来时,它被竹玉和菊花的香味弄得头晕目眩。当时,桓静拿起剑,杀死了瘟疫的魔鬼。从此,爬山成了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易经》说法

1、根据《易经》的记录,数字6属于阴字,而数字9被认为是阳字。所以,农历九月初九,日和月都是阳字。因此,该节日被命名为双九节、重阳节。

重阳节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