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体弧菌病的病原与防治方法
1、首先,病原主要是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胶弧菌和气单胞菌。病菌主要发现在血淋巴中,所以也叫菌血病。
2、然后,症状为患病对虾幼体游泳不活泼,趋光性差,少摄食或不摄食。病情严重者在静水中下沉水底,不久就死亡,有些幼体体表和附肢上往往黏附许多单胞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污物。
3、然后,在急性感染时,体表一般没有污物附着。此病在对虾育苗中非常普遍,从无节幼体蝮舟湛搁至仔虾都会发生,尤其是潘状赜羰矾淞幼体和糠虾幼体是常见的弧菌性流行病。以活饵料为主对水质污染较小,发病率低。通常是急性型的,发现发病后1~2 天会使全池幼体全部死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4、然后,进行预防措施,育苗池及工具要用高锰酸钾或含氯消毒剂消毒,育苗用水除了过滤、最好是用紫外线消毒,受精卵经洗卵或消毒后再孵化、育苗。
5、然后,在放幼体密度不宜过大,以活饵料为主,用人工饵料要少量多餐投喂,尽量减少污染水质,在流行病的高峰期要适当用药物预防。
6、最后,治疗方法用土霉素2~3 克/授炬块翎米全池设酒,连续用3 天也可用氟哌酸0.5 克/米3 全为一个疗程,必要时可适当换水:他发洒,或用0.05% ~0.%的比例混人何料中投眼。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