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特色小吃店面
1、沙茶面——算是当今厦门最大众化的小吃了,也是福建著名小吃,就好比西安的凉皮,武汉的热干面一样,无论闹市或深巷,几乎无处不有。沙茶面的原配只是面条,青菜加沙茶,其余的配料需要根据个人口味选加。沙茶面的制作过程,是将食客自选的配料与沙茶汤氽熟后,扣在熟水面上,最后淋上一直在大锅里滚开的沙茶汤料即可。配料一般根据个人口味加入2-4种,通常有:猪肝、猪腰、鸭心、鸭腱、鸭肠、米血、鲜鱿鱼、虾仁、鱼丸、脱骨肉、猪肝沿、豆腐干等等。特别推荐老字号:四里沙茶面 地址:金榜路四里菜市场老店(距离南湖公园很近)乌糖沙茶面 地址:民族路民族路60号(距离厦大很近)
2、土笋冻——福建著名小吃,也是厦门特色特色小吃的代表之一,据说只有在厦门才吃得到!土笋冻一般分为三个大小规格:小、中、大,小的一口一个,主要是里面海星虫的大小不同,中的和大的需要切成几块,大中小吃起来的口感略有差别,越大的吃起来越Q弹哦!土笋冻的主要材料是土笋,“土笋”是一种环节动物,学名叫“海星虫”,长约5-8厘米。厦门沿海盛产“土笋”,熬制土笋历史悠久,先得将土笋腹部压破,再将肚内泥浆洗涤干净,而后和清水熬煮。它身上的胶质溶化水中,冷却后凝固成一块块玲珑剔透的小圆块,即为土笋冻。吃起来口感QQ弹弹,清凉爽滑,胶质丰富。特别推荐老字号:天河西门土笋冻 地址:斗西路33号(靠近中山公园西门)
3、虾面——和沙茶面的吃法相似,虾面也是需要食客自选喜欢的配料,加进面中,不过加进虾面里面的配料大多是已经做熟了的。配料通常有:大小虾仁、虚姻褚糸鲜鱿鱼、猪肝、猪腰、鸭心、鸭腱、鸭肠、米血、鱼丸、脱骨肉、猪肝沿、豆腐干等等。碱面过水,然后浇上新鲜熬制的虾汤,一碗诱人的虾面就这样做成了。虾汤的熬法是非常讲究的,必须是当天新鲜熬制,先把虾去壳水煮,捞起虾仁,再用这汤熬虾壳,熬了第一遍后,把虾壳过滤出来,捣碎,掺上冰糖再熬。然后和上熬过的猪骨头汤,撒上葱花、蒜末,方才成为虾面汤头。要吃时,将面用清水煮熟捞置碗中,放上几只承熟的虾仁和几片瘦猪肉,加上一小匙葱头油及些许蒜泥,再舀进熬好的虾汤,一碗可口的虾面就做成了,味道之鲜美,令人难忘。特别推荐老字号:明月虾面 地址:思明区厦禾路180号(大同小学对面)新厦虾面 地址:思明区人和路51号之10槟榔虾面弟 地址:槟榔路槟榔西里15号(靠近槟榔小学方向)
4、厦门烧肉粽——以用料多样做工精细而著称,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多以香菇、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经过油拌,用竹叶包成菱形,包好后的粽子在高汤中煮熟。做出来的肉粽味道香甜,油而不腻,美味可口。厦门烧肉粽另一个特点就是“烧”,闽南语中的“烧”就是热的意思。厦门肉粽要趁热吃才更能品出醇香滋味,故名烧肉粽。冷的肉粽不仅味道大减,脾胃不好的人也不易消化。特别推荐老字号:吴再添小吃店 地址:禾祥西路美湖路25号之7号1980烧肉粽 地址:中山路353号(在中山路正道的尾端,就在天虹往下走靠近文化宫方向)
5、扁食——北方叫馄饨,成都叫抄手,广州叫云吞,只有在闽南才称扁食。厦门的扁食做法也和其他地方的完全不同,顾名思义,扁食的肉馅是“扁”出来的,不能用刀切,而是用棍棒打烂的,这样做出来的肉馅依旧保留了肉的原有纤维,口感生脆,鲜美。特别推荐老字号:扁食嫂“赖厝埕扁食府” 地址:大元路8-10号赖厝埕扁食店劳松扁食 地址:角滨路37号-1吴再添 地址:禾祥西路美湖路25号之7号
6、拌面——浓浓的花生酱夹杂点甜辣酱拌在刚刚捞起的面条上,稍微搅拌均匀,就可以开动啦!一般拌面的分量都不大,即使是大份的也就是北方人眼里的那么一筷子面,吃的就是这一个香喷喷的口感。特别推荐老字号:劳松扁食 地址:角滨路37号-1局口拌面 地址:中山路局口街局口横巷吴再添 地址:禾祥西路美湖路25号之7号
7、花生鳓因瘵坛汤——福建沿海地区风味独特的甜汤佳点,清甜爽口,滋补润肺。厦门方言有一句:“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慊劐接渴吃甲要死。”它谜一般地揭出花生为人人所喜爱。闽南籍作家许地山的《落花生》,自然、风趣的笔触抒写了花生的多种烹调和吃法。花生汤润肺生津,比之药膳也有食疗之效,价格便宜,家家吃得起,老少都能吃。其特点: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皮,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水熬至花生烂透为止。此时,花生一分为二,上浮水面,颗烂而不溶,汁液溶而水不浊,不油不腻,芳香扑鼻。花生汤刚开始品尝时只觉得它是一碗普通的花生糖水,细品下来才发现它的不同之处,一般的花生糖水,糖水还是糖水,花生还是花生,味道无法融合,又或者花生太烂、太硬之类的,而黄则和的花生汤汤色乳白,清鲜甘甜,花生片酥烂而不碎,入口即化……特别推荐老字号:黄则和花生汤店 地址:中山路22号(肯德基对面)
8、油葱粿——闽南话也叫碗仔粿。中秋节俗称”七月半”,厦门都有以咸米粿拜祭先祖的民俗。相传一户人家,在蒸制米粿时,家中顽皮小孩,揭开蒸笼偷吃半生半熟的咸米粿,嫌其平淡无味,顺手把一碗肉丝倒入米粿中。被大人发现后,生米已蒸成熟粿。吃的时候,大人发现这样的做法,吃起来更加多样味道也很不错。于是,人们竞相效仿,最终演变为油葱粿。油葱粿的做法是:将大米磨成米浆;再将肉丝、孛荠丁、炸过碾碎的扁鱼或虾皮、葱白、五香粉、盐调制成馅料;和碗中的米浆一起旺火蒸煮而成。吃时要切开,拌上甜辣酱和芝麻酱,上面再撒上酸萝卜丝、香菜、蒜蓉等等配料,吃起来柔韧清香,美味可口。特别推荐老字号:金宝油葱粿 地址:思明区厦禾路斗西路公交站点(BRT也是斗西路站)旁吴再添 地址:禾祥西路美湖路25号之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