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对写作也充满乐趣

2025-03-21 09:30:33

1、这种反差之所以出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很大原因是在第一种写作上,那时孩子们的心灵是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一种不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而第二种状态则是想写好却不知如何去写而导致的痛苦不堪,遭受着百般的煎熬。孩子不能自由的写作,不能在写作中得到内心的快乐,所有的写作训练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能让孩子讨厌写作。关键是我们让写作也应充满乐趣。

让学生对写作也充满乐趣

2、进行说话练习,寻找素材。比如有一次我们练习以“声音”为话题,看我们想到哪些素材。这下学生的兴趣上来了,七嘴豁焘嫣膂八舌,你一言我一语。都是他们心中所想。我心说,这是好事,这也正是我想要的,于是我通过和学生一起记录,归类,让学生自己发现忽略了方面,其实学生的素材不外乎五个方面,一,学校生活;二,家庭生活;三,社会生活;四,自然生活;五,阅读生活。其实通过学生来说,我们发现学生虽然读的作文不少,但也忽略的最多,这样我们也可发现学生虽然读的作文书多,收获却不很大。

让学生对写作也充满乐趣

3、帮助选取材料,感悟作文。这是我和学生们一起研究作文素材的过程。这样作文之后,我发现学生的作文不再是那么没劲了,学生们也感觉到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写起来也不难了。有时我还利用讨论,辩论,体会形式进行表达,感悟。比如,我曾就“孤独”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学生们也是兴趣盎然。这样在写作文时学生一点也不感觉到难了。

让学生对写作也充满乐趣

4、其实这时的作文更确切的说是用自己的笔写出了自己心中想说的话罢了。可以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怵作文往往是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有了材料也就等于有了米,现在看来,作文这道饭已成了一半了。

让学生对写作也充满乐趣

5、化有形为无形,提升作文的深度。我们还以上面的“声音”为例,学生注意到的大都是表面化的,如汽车的声音,人的声音------其实这些声音都流于表面了,写起来不好写,看似有材料可写,但真正写起来往往会陷入一个内容不具体,大白话,车轱辘话的怪圈里,使得作文了无生趣。如果化为无形,例如《四季的声音》我们以春天小草出来的声音,花开的声音------夏天下雨的声音,蝉鸣的声音------,秋天露水打湿庄稼的声音--------冬天下雪的声音--------透过外在的去看他们内在里面在想什么。这样就会提升作文的深度了,能让学生最大化的进行思维想像。

让学生对写作也充满乐趣

6、再如我们以《这本书教育了我》为题,我们可以去想:这本书指什么呢?如果按有形方面来说,可具体的指一本书,而按无形来说,就会不具体了,比如我们可将“母亲”看作一本书,这样母亲的教导就成了里面的内容了,有的同学将生活看作了一本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即是书中的内容,我们说这样的作文怎么会没有深度呢,学生怎么会不愿意看和听呢?其实当真正达到这一步后,才是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这时写起作文来才真正的游刃有余了。

让学生对写作也充满乐趣

7、,加强提纲性训练,训练文脉。运用课内课外优秀文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详略,结构,技巧,首尾作用等把握文章的脉络,结构,然后引导学生列提纲把握文章内容,待学生基本掌握后就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列,比如某一篇文章,我不求统一,列的提纲只要有道理就行,他们只在能通过列提纲让人看懂文脉,结构就行。

让学生对写作也充满乐趣

8、或者出示某一话题,让学生列出提纲,教师再利用较好的提纲给学生进行讲解,达到训练文脉,结构,等的目的。这样做后,再练作文我发现学生作文的文脉,结构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使平时作文不太理想,信马由缰的学生也凸显文脉,结构。学生的写作兴趣一下子就上不了,不再感到那么难于上青天了。

9、更主要的是,后来我把作文放在了学生休息的时候,这样的作法也是和学生交流的结果,这样做一方面给学生的休息增添一点工作,学生更可以在这时去借鉴,寻找相关内容,组织材料,我们只要做好监督就行了。

让学生对写作也充满乐趣

10、课后我反思,作文不一定天天练,学生能写好提纲就能写出好作文,能写出好作文就能列出好提纲。于是我就在平时更格外的关注这一点了。后来,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看掌握作文技巧,我还编了几句顺口溜,让学生常记作文技巧:

11、以上是我的几点认识,我认为只要我们像陶行知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就会“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让学生在写作文时不再“啊”了,能发挥出自己作文水平就好多了,让他们对作文也充满乐趣,那我们心也没有白费。

让学生对写作也充满乐趣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