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幼儿园“会说话”的环境
1、环境创造应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随幼儿年龄而变化。例如,小类游戏材料需要坚固耐用、结构简单、色彩鲜病鲋窭煅艳、感官刺激等特点;中班在小班化的基础上突出材料的操作特点;该类别强调游垡幢踔笠戏材料的丰富性和探索性。与小班相比,大班的颜色要求较低,但材料难度有所提高。
2、幼儿园环境创设应遵循参与性原则,应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参与创造环境的权利。教师是环境创造的总规划者,是环境创设的主导角色。但是,孩子是班级的主人,幼儿园环境的建立需要给予儿童充分参与和尊重其教育地位的权利。
3、幼儿园环境创设应遵循美学原则。孩子们总是生活在周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环境的创造首先要给人一种美感,构图、色彩、造型要符合审美情趣。
4、幼儿园环境创设应遵循参与性原则。环境应具可变性,要随主题的变化而做适时的调整。教师与幼儿共同设计完成,教师完成大的框架,幼儿参与细节制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给孩子留有空白,给孩子创作想象的空间,促进孩子的潜力发展。
5、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布局合理。材料不仅要反映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兴趣和特点,还要体现丰富性和新颖性,便于儿童操作;在教材的投递中,教师应充分考虑活动的目的,设想各种材料的播放方式,以及儿童活动的开展。低墙面的布置要以幼儿的作品为主;在展示孩子作品时教师要对作品进行一些修饰和包装,让孩子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成功与自豪,增强他们的艺术审美感。
6、幼儿园环境创设应遵循主题性。展示材料应与本月主题和教育目标有机结合,能反映近期教育的主要目标、材料和发展阶段,注重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参与和互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79
阅读量:81
阅读量:35
阅读量:38
阅读量: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