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背名句大全(第二部分——汉魏六朝名言)

2025-03-15 18:29:37

第二部分——汉魏六朝荏半吨蛸名言

刘邦

1.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疼绘绣筏歌》

2.鸿鹄高飞,一举千里。《鸿鹄歌》

司马迁《史记》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少卿书》

4.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5.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6.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7.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

8.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10.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11.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1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1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6.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17.士为知己者死。 。

18.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9.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0.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22.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

23.常人安于故俗,学着溺于所闻,

24.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2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

26.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27.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28.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9.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30.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31.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淮阴侯列传》

3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齐悼惠王世空》

刘向

33.外举不避仇雠,内举不回亲戚,可谓至公矣。

34.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35.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说苑·杂言》

36.诚无垢,思无辱。

37.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38.金刚则折,革刚则裂。

39.水激则悍,矢激则远。

40.力胜贫,谨胜祸,慎胜害,戒胜灾。

41.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42.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说苑·炳烛而学》

王充《论衡》

43.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44.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盖其恶。

45.情见于辞,意验于言。

46.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

47.论说之出,犹弓矢之发也;论之应理,犹矢之中的。

48.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49.太刚则折,太柔则废。

50.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

5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桓宽《盐铁论》

52.行远着假于车,济沧海者因于舟。《贫富》

53.言之非难,行之为难。《非鞅》

54.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疾贫》

贾谊

5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5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57.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58.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59.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过秦论》

60.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论积贮疏》

班固《汉书》

61.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6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63.冲风之衰,势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

6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6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6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

67.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书·食货志上》

王府

68.身之病待医而治,国之乱待贤而治。《潜夫论·思贤》

69.和氏之璧,出于璞石;隋氏之珠,产于蜃蛤。《潜夫论·论荣》

曹操

7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

71.慨当以慷,优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

72.明扬仄陋,惟才是举。《求贤令》

7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7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75.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

76.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龟虽寿》

诸葛亮

77.志当存高远。《诫外生书》

7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79.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8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

8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8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曹丕

8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

84.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

85.文以气为主《典论》

曹植

86.文若春华,思若泉涌。《王仲宣诔》

87.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

88.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白马篇》

89.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90.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杂诗六首》

91.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娇志》

92.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野田黄雀行》

93.山不厌高,含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李密《陈情表》

9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95.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96.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陈寿《三国志》

9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98.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99.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100.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101.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

102.凿石索玉,剖蚌求珠。

103.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104.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105.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10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07.每有患急,先人后己。《三国志.蜀志》

王羲之《兰亭集序》

108.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109.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110.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陆机

111.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短歌行》

112.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文赋》

113.思风发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齿。《文赋》

114.观古今於须臾,抚四海於一瞬。《文赋》

115.笼天地於形内,挫万物於笔端。《文赋》

116.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文赋》

傅玄

117.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11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陶渊明

119.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

12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

12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

12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

123.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12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12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126.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127.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128.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削忧。《归去来兮辞》

129.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的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130.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13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

13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

13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

谢灵运

134.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135.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136.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

137.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夜宿石门》

范晔《后汉书》

13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3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14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141.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142.《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43.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

144.疾风知草劲,岁寒而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145.有志者事竟成。

146.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王琼传》

147.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148.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刘义庆《世说新语》

149.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

150.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151.掷地,要作金石声。

152.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王通《中说》

153.举一纲,众目张。

154.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鲍照

155.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156.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谢脁

157.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58.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159.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丘迟

160.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与陈伯之书》

161.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与陈伯之书》

刘勰《文心雕龙》

162.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16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16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165.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166.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精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

167.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168.具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吴均

169.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与朱元思书》

17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171.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

《晋书》

172.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晋书·王献之》

173.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晋书·王徽之》

乐府名歌

174.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7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176.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

177.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

178.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江南》

179.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

18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敕勒歌》

181.独木不成树,独树不成林。《汉府诗集·古乐横吹曲·紫骝马歌》

182.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汉府诗集·折杨柳歌词》

《木兰诗》

18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184.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8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状;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18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杂家

18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8.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三国·魏·曹冏《六代论》

189.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三国·魏·李康《运命论》

190.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91.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19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铎

193.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94.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195.雕虫小技,壮夫不为。扬雄《法言·吾子》

196.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左思《咏史》

197.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27
  • 阅读量:52
  • 阅读量:26
  • 阅读量:81
  • 阅读量:50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