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天津五大景点
1、鼓楼天津鼓楼建于明弘治三年,初名钟鼓楼,后以钟代鼓,晨昏叩108响。清末《津门杂记》中写道:“楼居称重,高三层,四面穿心,通四大 街。砖穴最古,一悬大钟,晨昏各撞一百八杵。城门早晚启闭,以钟鸣为准,历有年所,声闻十余里。”对于鼓楼,天津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天津人把鼓楼看做是 天津的象征,骄傲。有一座鼓楼,天津城里的四条大街,就显得格致有序。试想,如果没有鼓楼,进了南门,一贯而通,一眼就能望到北门,那才是一眼望穿呢。今 天的鼓楼位于昔日老城的中心,北街上的民俗商品直观的讲述着天津卫的沿革,南街上的仿古木船浮在水中,象征着海河汤汤不息的漕运,这里,传统味儿,现代味 儿就这样交融在一起。
2、天后宫赶上农历三月二十三,就一定要去天后宫,逛一逛天后宫皇会。这可是为纪念天后娘娘诞辰而专门举行的活动。如果你是来天津的古文化吁罢钅巳街,那也一定要顺路去天后宫里转转,门票才十块钱,不但可以游览天后宫,还可以参观天津民俗博物馆,观看民间十八位手工业传人现场制作手工艺术品。天后宫又叫娘娘宫,坐落在古文化街原来的宫南、宫北大街之间。建于1326年,原来叫天妃宫。据传说,天后宫供奉的海神即是浙闽粤省的沿海渔民奉祀的“天妃”,港澳台地区供奉的“妈祖”。元代,南粮北运一度改走海路,来自中国南方的船队千里迢迢驶进大沽口,进入“海津镇”。那是的天津卫是个大码头,由此转运漕粮前往元大都。古代海运风险很大,人们便祈求神灵保佑。几惊风险的水手们纷纷传说,夜航突遇风浪,海天一方处突然一盏盏红灯,这是妈祖前来救难了。因此,船家们便在天津海河两岸建立庙宇,以谢神恩。鉴于1316年坐落在大直沽地区的天妃庙为“东庙”,后别八国联军战火所毁。建于1326年的“西庙”,就是今日古文化街上的“娘娘宫”。到清朝,康熙皇帝封“海神”原形福建莆田女子林默为“天后”。天后宫的香火更为兴旺。
3、大悲禅院摩天轮下的寺庙。总有一些寺院是被人赋予了神圣意义的,善男信女们认为在这里拜拜之后,会一切顺风顺水又顺心,北京有雍和宫,上海有普陀寺,天津嘛,人人都会冲着河北区方向一比划:大悲院~!大悲禅院因供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而得名,是天津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佛门十方丛林寺院。大悲殿的右侧是玄奘法师纪念堂,这里和弘一法师的渊源也是极深,离大悲院所在的天纬路不远的宙纬路上还有李叔同书法碑林,感兴趣的同志可以一游。
4、瓷房子赤峰道上,有一栋建筑,喜欢的人,叹为观止,认为这是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完美结合;厌恶的人,认为这是纯粹的暴殄天物,外墙和内壁镶嵌的一块块瓷片都是真真的宝贝而非赝品,这样敲碎实在是糟践东西。这幢散发着欧洲风情的法式小洋楼经过主人四年精心打磨,如今华丽变身,披上古瓷片织成的中式外衣,变得古色古香。引起英国BBC、英国路透社等海外媒体纷纷前来一探究竟。用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二十多吨水晶石与玛瑙,以及数以万计的瓷片,把一座法式洋楼装饰成一座价值连城的瓷房子。这个建筑面积近四千平米的法式小洋楼,地处繁华闹市区,张学良将军的府邸曾经与它一步之遥。该建筑地处法租界,具有文物价值,瓷房子造价究竟有多高,主人自己也无法估算。从开工至今,已经用掉可统计的大约有: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和二十多吨水晶石与玛瑙,近百只随处可见的瓷猫枕,三百多个年代不等、大小不一的狮子。用掉的瓷片不计其数,没有一片现代瓷,其中还不乏钧窑、汝窑等五大名窑的瓷片。瓷器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纷彩等各个时代的精品。看了上述描述,各位不觉得这确实是值得一游的特殊建筑么?
5、粤唯鲜——能吃的博物馆这里不是单纯的饭店,这里也不单单是一个博物馆,这饭店的外墙也不是普通的外墙,这里是能让食客在古董的包围中尽享盛宴的“疙瘩楼”。粤唯鲜位于和平区河北路285号。由意大利建筑师鲍乃第设计,英国人建造,于1936年动工,1937年建成,历时一年。主体建筑俗称“疙瘩楼”。京剧大师马连良曾在此居住,现在是国家3A级景区。这里囊括了西周至清朝各个历史时期最典型的青铜器、铜器、木雕、石器、老门窗、彩绘木人、烟具、屏风、座钟、桌椅、木箱、提盒、老铁钟等100多种的3000余件文物。这粤唯鲜和瓷房子同属一个主人,主人的确是处处用心的,从楼梯口的钟馗石碑和佛像的摆放就可见一斑。每间包房里的近代古董也是用心搭配,多而不乱。号称价值上亿的南北朝佛头线条流畅,表情生动,自有一番庄严的神情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