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从外界进入线粒体需穿过多少层膜

2025-04-17 23:29:22

11层。全过程分为五稍僚敉视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处的气体交换;氧气在细胞内的利用。

1、肺的通气。此环节氧气没有穿膜行为。

2、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此过程氧气需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及红细胞的细胞膜,一共穿过5层膜。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此过程中氧气始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没有出红细胞,因而没有穿膜行为;

4、组织处的气体交换。此过程中氧气需从红细胞出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中,共需穿过4层膜。

5、氧气在细胞内的利用。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后,还需进入线粒体内才能参与有氧呼吸过程,需穿过2层膜。

氧气从外界进入线粒体需穿过多少层膜

扩展资料:

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的各部位之间、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时刻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使生命过程得以协调有序地进行,而这是由生物膜实现的。其中,信息交流是最重要的。

细胞的信息传递,也叫细胞通信。狭义地讲,它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号分子通过介质传导到另一个细胞并产生相应的效应。而广义地讲,则还应包括细胞与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流。

生物信息的交流是通过具体的物质来完成的,这些承载有关“信息”的物质即谓之信号(分子),一般都是些化学物质。生物膜控制着信号的发生与传递。细胞的化学信号分子的溶解不同,有亲脂性和亲水性之分,其中多为亲水性的。

亲脂性信号分子的主要代表有类同醇激素和甲状腺素,它们可穿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与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的相关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以调节诸如基因表达等生命活动,亲水性信号分子则主要包括神经递质、生化因子、化学递质及大多数激素。

它们虽不能穿过细胞质膜,但可以与细胞质膜上的有关受体结合以调节细胞内的有关生命活动。生物膜对化学信号分子有选择性,为了叙述方便,有时将这些化学信号分子统称为配体,而专一接收信号分子的物质则称为受体,受体主要是蛋白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物膜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