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陇西
陇西这一地理事跏茑魃概念,泛指陇山以西的地理空间。
陇山是六盘山的南延支脉,广义上的陇山即包括整个六盘山,而陇山东西两侧区域便有了陇东与陇西的称谓。在历史上,相比于陇东,陇西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文明的延续发展,使它更加声名显赫。
陇山以西的地区,主要由陇南山地和陇中黄土高原两个地理单元构成,这其中又有连通关中平原的渭河谷地逶迤其间。这就使得陇西地区与它相邻的大地形区间,有着较为复杂的地理联系,有了“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
陇西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定西、天水、陇南三个地级市,以及平凉的一部分
向东通向陕西,向南通向成渝,向东南通向汉中
故而陇西实际上是河西走廊、关中盆地、汉中盆地、四川盆地之间的枢纽
陇南山地,由秦岭山脉西延部分和岷山东延的支脉摩天岭组成,这里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之一,长江主要支流的嘉陵江有多条支流均发源于陇南山地。因此,通过白龙江等嘉陵江支流,便可通过陇南山地进达成渝地区,这也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得以保有此地的缘由。
而沿秦岭山脉东去,便是蜀汉北方的重要门户汉中,通过陈仓道便能由陇西地区抵达汉中,所以有时广义的陇西地区从战略上讲一度还曾包括汉中地区。诸葛亮的北伐,可以说把陇西地区对于成渝地区而言的战略价值发挥到了最大程度。
陇中黄土高原是广袤的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驰从这里可以北抵黄河到达宁夏平原,也可以西进,进驻兰州及河湟地区,从而觊觎通向新疆、中亚的河西走廊。因此想要西进开拓疆土的中原政权,一般都得首先拿下此地,而黄河支流渭河的存在,则提供了现实条件。渭河谷地不仅地理上连通着关中平原,在历史上还是重要的文明发祥地。西周时期,秦国的先祖嬴非子便受周孝王之命,养马于汧水、渭水之间,从而在此奠定了秦国立国之基,即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
此后一百多年里,秦国逐渐荡涤了陇山以西的诸戎部落开始,实力与日俱增,在周平王东迁后更是获封了周原西岐之地,关陇古道上崛起的秦国由此拉开了一统山河的序幕。最早将“陇西”作为行政区划名称的,也正是秦国。秦昭襄王时,发兵灭义渠国,在其故地设置了陇西郡和北地郡。这时的陇西郡辖境大致包括陇山以西的渭河和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郡治设在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
广义上陇西概念的形成便与秦朝陇西郡的设置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