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脚气

2025-04-01 01:58:22

1、什么是脚气:

2、发病原因: 脚气是由接触传染。由于掌、跖表皮细胞更替时间长,角质层厚,汗腺多,又无皮脂腺,而且双足经常穿着鞋袜,密不透风,汗液蒸发困难,使之局部温度高,湿度大,角质层常被浸渍变软,表皮酸碱度改变,遂为真菌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汗腺分泌物在细菌、霉菌分解下产生秽臭。出汗促使细菌容易繁殖,因此脚臭常与多汗症伴发。

3、真菌: 致病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其抵抗力强,不易控制,是脚气形成的主要致病菌。

4、真菌生活环境: 最适宜生长条件为温度22到36℃,湿度为95到100%,pH5到6.5.真菌不耐热,一百度时大部分真菌死亡,但低温条件长期存活;紫外线还有常用的X射线均不能杀死真菌,甲醛包括石炭酸还有碘酊加之过氧乙酸等化学剂能迅速杀灭真菌。曾有专家指出:真菌它们生命力很强,不怕冷、不怕光、不怕干燥,即使离开人体几个月甚至几年、十几年也不一定死亡。一项针对“皮肤真菌感染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调查发现,85.4%的患者与其家庭成员感染的致病真菌相同。这个数字有力地证明,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真菌的可能性极大,尤其是对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和老年人有较强的传染性。

5、分类: 1、真菌型: 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 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脚癣、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 好发于足跟。由于真菌型脚气没治好,多种病菌复合感染成脚癣造成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瘙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4、糜烂型: 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

6、危害: 1、足癣和甲癣可以产生瘙痒,严重时产生疼痛,虽然轻者不会感到明显不适。 2、足癣、灰指甲具有传染性,影响家人的健康。此病不仅难以治愈、容易交叉传染,严重的足部真菌感染还与糖尿病、血管性疾病等全身疾病密切相关。  3、足癣还会继发其他部位的感染。如果治疗不积极,抓挠后极易引发身体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手癣、体癣、头癣等。更严重的是,搔抓会导致局部细菌感染,可发展成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及丹毒,可谓后患无穷。

7、治疗: 1、将脚放在50-60℃的热水中多烫几次,每次15分钟,每日1-2次。 2、用重物将丝瓜络压平做成鞋垫,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3、用食醋将雪花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随配随用,轻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4、用茄子根和盐煮的水洗脚,即可治好脚气病。 5、夏天脚癣犯了,可先将患脚洗净,揩干,再用风油精洽搽患处,每天1~2次,一般次数便可见效 6、取得烟灰撒在脚趾湿痒处,可治脚趾间水泡瘙痒。 7、绿齤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治疗香港脚的丝状菌有特效。 8、取麦齤饭石1000克,加开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脚气或痤疮、湿疹、痱子等疾患 处,有显著疗效。 9、用冰齤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匀,晚上将脚冼净擦干后,用药干搽患处。一般3在左右可见效 10、犯有多年的脚气,可用牙膏涂搽,效果十分灵验。 11、洗脚时,在热水中加50克白矾,浸泡10分钟左右,可除脚臭。 12、葛根15克、研成细末,加白酒15克、再加适量水,煎后洗脚 ,每日1次,1周后,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13、洗脚时,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调匀后,将双脚浸泡15分钟左右,每日1次,连续3-5天,脚臭即可消失。

8、注意事项: 1、选用100%的杀菌产品治疗脚气才能根除。 2、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肽圆叵唠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 3、治疗时不能损害健康皮肤,尽可能不要使用激素类产品。 4、此病传染容易引起手癣和性器官疾病,要及时治疗。 5、情绪宜恬静,激昂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脚臭。 6、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脚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7、对脚气病菌接触的鞋袜杀菌、消毒,并预防脚气病菌重新感染。 8、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如脚汗、脚癣等。 9、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10、一定要保持脚的干净和干燥,才能预防脚气。 11、如果脚趾已经烂了,在治疗时一定要小心,有些药齤品一定不要触及到伤口。 12、治疗脚气就像治胃病一样,重在坚持。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