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哭泣时,你在做些什么事

2025-04-06 06:26:32

1、 这个男孩讲述了一个关于自己和隔壁老人的故事。 隔壁居住着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刚刚失去了陪伴他多年的妻子。一天,男孩听到这位老人在自家的后院里低声哭泣,于是便跑了过去。他走到老人的 面前,慢慢的爬到老人的腿上,就静静地坐在那里。奇怪的是,老人一下子觉得好多了。后来,男孩的母亲问男孩和老人说了些什么,男孩答到:“我什么都没说, 只是帮他哭泣。” 男孩自己没有什么伤心的事情,而老人却因为失去爱妻很伤心,但是男孩却愿意走进老人的情感世界去理解他。男孩的这个行为,虽然没有为老人失去爱妻的痛苦找到解决方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理解了老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2、 共情便是如此,选择喉哆碓飙去理解他人而非找到一种解决方案。 共情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被视为在社交中的重要能悝洳合撺力之一。 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习惯于将自己处理情绪的方式强加给孩子。名义上是帮助孩子处理负面情绪,实则却满足了自己对孩子的操纵欲,即父母不能接受孩子拥有自己表达的方式。 我们不喜欢孩子在害怕、不安的时候哭泣。于是我们会教育孩子,一点点小事就掉眼泪,是懦弱的表现,要坚强。我们不是在帮孩子哭泣,而是直接 去解决哭泣这件事,很显然,孩子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共情。他可能会自责,也可能会感到委屈,因为他没有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理解,哭泣不能被接受,那很可能是 “我”的问题。 我们不喜欢孩子在受挫时哭泣,我们会认为这是不自信的表现,受挫了,我们需要从这件事中去反思如何进步,而不是哭哭啼啼。

3、 看得出来,我们家长都很聪明,面临事情时,知道如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然而,孩子要的却不是你给他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是希望能够得到你的理解。他没有丰 富的生活经验,需要通过与父母的积极互动来帮助他理解和接纳他的生活。而帮助孩子的开始,就是需要父母能够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 一位五岁男孩的妈妈心急如焚的对我们说,今天姥爷陪孩子看电视,孩子看到了血腥的一幕,一位妈妈对孩子实施暴力,结果孩子将妈妈暴打了一顿,结果两人都重伤。 这位妈妈说到,自己对孩子一直都很温柔,生气时不向孩子大声喊叫,家庭成员间有不同意见时,也不在孩子面前争论。甚至像害怕这类词汇都不在孩子面前提起。孩子之前从来没有看过这些负面的新闻,我该如何向孩子解释这种现象?

4、 生活中有美好的事情发生着,同时也有悲惨的事实存在着,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引导孩子如何去正确的看待这邗锒凳审个世界。 去询问孩子自己对此类事情的看法,他可能不解,可能害怕,也可能生气,这些都是可以存在的,我们不要去指责或者压抑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因为他也是一个个体,拥有表达的权利。 再去向孩子孩子解释,每个人对待他人的方式都不相同,有的会让人感觉舒服,有的会让人感到受到伤害。我们认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方式就不要去模仿或者实施。父母引导和接纳孩子的想法或者情绪,让孩子知道如何去表达,而不是一味的控制或者压制孩子的表达方式。 我们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他成长为一个更好地孩子,每位父母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模样。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理想或者期望而批判、指责孩子不够好,尤其在孩子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时。 鼓励孩子表现好的地方,同时接纳孩子表现不好的地方。就如同你鼓励孩子和他人一同分享快乐和喜悦,同时你也能接受孩子在你面前哭泣和愤怒。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