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高中语文
1、 一、好的预习是成功的一半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同理,学语文的开头工作——预习下足工夫了,自然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语文的学习不比小学初中,光靠老师讲,自己记就行了,更多的是倡导一种自主的学习方式,如陌生字词的读音、写法、解释等这些基本知识点要靠借助工具书来自行解决。这看起来很烦琐,却非有不可,不能怕辛苦。这既能减轻老师的负担,又可节省课堂宝贵的时间。同时,还要多读课文,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读多了,用心读了,文章的意韵也就出来了,尤其是文言文更是非多读不可。在读的过程中不能为读而读,应该带着问题去读,有问题处自己实在不能解决的做好记号在课上或课后请教老师。 在此过程中最关键的还是要培养自己的审美感,能以美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最终达到陶冶性灵,升华感情的目的。从教材所选的文章来看,大都是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符合青年学生年龄、心理的佳作。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议论抒情,无不饱含着深情。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为此,要非常重视预习,要自觉进入课文的角色,全身心去体会,这样才能很好地与作者、老师达成感情上的共鸣,收到好的效果。
2、 二、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毋庸质疑,高中阶段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已经有了显著发展,已经能辨析地阅读文本,而且对老师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不再盲从附和;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喜欢争辩,喜欢独立思考,拥有了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广大教师也越来越意识到,只有结论,没有写作主体、阅读主体、表达与交流主体的积极参与过程,脱离学生去讲空洞的语法知识、文章结构、写作技巧是错误的,是收效甚微的。语文教学愈来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背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语文思维的发展。故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肯定会给学生以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度,会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价值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学生而言,要屏弃以往胆小,不肯发言的毛病,在积极配合老师的同时要争取做到善听——能及时准确捕捉住话语的关键词;善思——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深入挖掘,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盲从;善言——能清晰、准确、扼要、流畅和有条理、有层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及感情。值得一提的是,时下越来越多的教学参考资料充斥市场,水平参差不齐,不久前还查处了一大批盗版参考书,在这方面学生和家长在购买时一定要慎重,最好征求一下老师的意见。另外,选购好了教参书,该怎么用也是一个问题。有些学生完全依赖它,认为参考书上有就可以不听老师讲,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懒动脑筋,不看原文先看注释,这是文言文学习最忌讳的。当然,这里不是说不可以看参考资料,问题是要先自行动脑解决,它起的只是辅助作用,再说它提供的答案也未必就对,先入主为见对人的思维的健康发展是最为不利的,所以要慎之又慎。
3、 三、提高兴趣,广采众播新课标提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贯蜒臣恽育语文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素养的取得不是光靠课堂短短的45分钟就可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但要走入课堂,而且还要善于走出课堂。有人说得好:“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是语文,应该把生活看作是一块广袤的沃土,用心去播种。”土地虽然肥沃,要想有好的收成没有播种、施肥、除虫等也是没用的。语文学习注定了是一种繁苦和系统的长期性的行为,要懂得把它变成自己的一种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的作用是很大的。要养成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并做好读书笔记。这有助于自己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对优秀文化理解和运用,更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素养,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胃口”还要大,报纸、杂志甚至其他学科领域都要涉足,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条件许可的同学还可利用外出旅游的机会,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丰富人生阅历,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条件不许可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本村或本镇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文化、音乐等进行调查,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资料,也可长见识,锻炼能力。另外,还要养成积极练笔的好习惯。学习语文少不得的是运用。一个再怎么懂得游泳理论的人,如果没有给他实践的话,贸然下水是会要人命的。同样的道理,光知道一些术语理论,没有动笔写写,想出好文章简直是天方夜谭。写了,可以大胆尝试向校内外刊物投稿,不要怕退稿,先大胆地迈出第一步,慢慢多写也就有经验了。可以三两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交流相互批阅,也可交老师指正,还可以通过交笔友的方式,总之,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是对提高写作有关的事情,都可以尝试。
4、 四、勤汇总,善归纳教材每单元的编排总是围绕一个中心,并以这个点向外延伸。所以,要善于抓住课文间的联系与区别。如高一第三单元是散文单元,它就是按写景抒情散文(《荷塘月色》)、说理散文(《散文两篇》)、叙事散文(《拣麦穗》)来编排。学完后就应从宏观上来把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不同在哪里?怎样评价?从而归纳出散文常见的种类、写作手法和鉴赏的基本方法,真正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文言文的学习更需要归纳。文言与现代语言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古今词义的变化主要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变、感情色彩改变及词义消失等;词类活用常见的有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动词,名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和名词等;还有常见的句式表现形式、文言特殊表达等等,这些都要分门别类做好归纳,成为一个系列,这样既好记,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