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性荨麻疹病因及发病机制

2025-04-05 13:02:40

寒冷性荨麻疹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被认为是主要的炎症介质,但其他的介质如前列腺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蛋白酶、激肽在寒冷性荨麻疹的发病过程中也被释放。

目前,多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免疫机制(免疫复合物形成,补体激活,IgE交联),非免疫机制(非免疫性的超敏反应、感染或某些因素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或混合性机制有关。此外,部分患者还会受遗传和家族史的影响。

一般在皮肤受寒冷刺激后10~15分钟出现风团、水肿,持续半小时至三或四小时,重者可伴有手麻、唇麻、心悸、气急、腹痛、腹泻、晕厥甚至休克。冷饮和冷食可致粘膜肿胀,如置身冷水中,甚至可能会丧失意识。

常见发病部位依次为臂、手、面部、小腿和臀部,症状多为短暂性,常在数月内自行消失。有些症状可在受寒处皮肤复温后发生。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