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正确的对待“批评”
昨天,很高兴胖老吴伯掴撅庀拔伯终于在小健的博客里留下了足迹。咱这个当妈的十分高兴,因为有了胖伯伯的指导,小健会在写作上更进一步。昨萼甜啭逖天胖伯伯的评语是:“这篇可以留脚印了。可惜不是表扬,啥时候能用心写作文呢?”在高兴的同时,也有一份小担心,怕小健会接受不了这样的“批评”。
晚上回到家,我和健爸聊起了这件事,健爸说:“早就觉得他的文章有点浮,但我们的初衷是让他写,不管写什么。现在给他点批评,让他头脑理智下也好。掌声的后面,需要点冷水。不用担心,我会去解他心结的。”健爸这么一说,我的心也豁然开朗。昨晚,小健的五张试卷在没有健爸的控管下(以前健爸一直都会抽时间陪在小健的身边),一个人在房间里认认真真地完成了,书写的认真度及答题的正确率都非常的好,可以看出小健非常地渴望独立空间。
写完作业,已经20:40分。我把小健叫到我的房间里,“儿子,今晚我要给你介绍一位伯伯,在博客里,孩子们都管他叫‘胖伯伯’,他经常去看写博文的孩子们。伯伯的历史可好了,用自己的话写历史,非常有趣,这个寒假我会邀请你来看,妈妈都收藏了。今天先让你看看伯伯写的‘冬’,你好好地领略一下伯伯的写作方法。”小健认真地听着,我打开了博客,让小健欣赏起胖伯伯的文章。小健认认仔细地阅读完了《冬》。我问:“感觉怎样?”“写得真好!”小健感慨道。健爸开始给小健引导:“你知道吗?伯伯不是轻易给别人评价的,而且评价,很少会是表扬,他大部分会指出问题的所在。今天,伯伯在你的空间里给你评价了!”小健听到这里,眼睛刷的一亮,“真的,我可以先看看吗?”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小激动。我翻开了胖伯伯给他评价的那段话。小子的眼睛明显的有点黯然,我知道他受到小小的“打击”了。健爸赶紧继续引导:“儿子,这写作也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是俯视层,就是说人家看到你的文章,看到甚至没有看完,就抽身离开了,不屑一顾;第二层是平视层,在这个层次里,也分成三个小部分,A层是可接受的,别人才开始会留下只言片语,开始可以接受了;B层是正常发挥层;C层是进入写作的佳境。第三层是仰视层,经过前面的飞跃,到这层你对写作已经可以得心应手了,别人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你的文章了。今天伯伯在你的博客里留下脚印了,这说明你已从不屑一顾层里刚刚爬上来,这个脚印代表了他给你的肯定,说明你有进步了。这后面的批评,是在激励你从第一层向第二层,向第三层提升,你是不是也希望自己能提升呢?”健爸边说边用手比划着这个层次,小健完全进入了爸爸引导的世界里,不停地点着小脑袋。“孩子,对赞扬你的人要感恩;对批评你的人,却要格外的感恩。你想想,伯伯和我们素不相识,为什么要批评你呢?因为他想让你更上一层,你能理解伯伯的苦心吗?孩子,现在告诉我,你能接受胖伯伯对你的批评了吗?”健爸问道。“我为什么不能接受呢?我知道,这是善意的‘批评’。”小健一本正经地回答道,从语气里能读出他对胖伯伯的敬佩。“呵呵,小健的心胸就是比妈妈宽呀!”健妈在一边适时地赞道,小健眯眯地笑了。
这场沟通引导进行了半个小时左右。小健坐到了台式电脑前,大概过了五分钟,也没有动静,我忍不住走了过去,轻轻地问了一声:“怎么了?” “妈妈,我要酝酿一下,给我十分钟的时间。”小健一脸的冷静。我拍了拍他的小肩膀,闭上了“唠叨”的嘴巴,退回自己的房间。看来小子真的没有被‘批评’打倒,而是在无形中增添了一份让他向前的力量。健爸说我太小看咱们的儿子了,也是,真得超乎了我的想象。
写完博客,小健认真地给胖伯伯的评价作了回复,回复的内容是:“谢谢伯伯终于在我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脚印。我以后会尽量用心去写作文,我会珍惜伯伯给我的评价,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我会努力的,伯伯你常来溜达溜达啊,帮你锻炼身体嘛!”
小健,妈妈真得很高兴,你能坦然地接受批评!加油,妈妈相信你一定会越来越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