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瓷器鉴定特征

2025-04-02 21:06:06

本文由冷锋编辑整写,如果不星蔻黏痞妥或者沟通请联系本人。清代自嘉庆(公元1760—1820年,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原名永琰)年号)朝起,国势逐渐走入下坡。康、雍、乾三朝盛世景观已成为历史,大清王朝的综合国力明显下降。经济的衰退,在瓷器上的表现也是十分明显。嘉庆一朝,景德镇御窑已无专司其事的督陶官,由地方官监管,瓷器的制作基本上处于因循守旧状态。乾隆皇帝虽然已经逊位,但仍以“太上皇”的地位威慑朝政。因而,嘉庆初年御窑厂的烧制不过是乾隆制瓷的延续。下面Neil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嘉庆瓷器鉴定特征:

工具/原料

聚光手电

放大镜

嘉庆瓷器鉴定特征

1、嘉庆瓷器造型特征:嘉庆时期瓷器的造型,基本沿袭乾隆一朝,无甚创新之作。其前期的风格,接近乾隆时期。工艺技巧已行见拙,造型不及前时秀美和比例协调。嘉庆后期的器物风格又和以后道光时期类同。

嘉庆瓷器鉴定特征

2、嘉庆瓷器胎体特征:前期胎体仍和乾隆时相近,器型制作规整。尤其是民窑圆器,常常和乾隆时的同类器相混。嘉庆后期,胎体渐趋粗糙,厚薄均有。薄胎器的质量则同于道光时期,以指轻叩,其声脆亮。

嘉庆瓷器鉴定特征

3、嘉庆瓷器釉面特征:嘉庆前期釉面,仍能保持乾隆时的细润特点。但小件器物较之乾隆时已有显著区别,施釉稀薄,釉面泛青。光润不足,常有波浪现象。

嘉庆瓷器鉴定特征

4、嘉庆瓷器图案纹饰特征:嘉庆瓷器的纹饰风格,大体沿袭乾隆时期,工笔和写意并用,但总的笔法纤细拘谨,构图刻板。

嘉庆瓷器鉴定特征

5、嘉庆瓷器欧沁桤哎款识特征:嘉庆初年(嘉庆四年之前)仍旧使用乾隆时的红彩写款,有些瓷器依旧署乾隆朝款识,直至乾隆皇帝驾崩。嘉庆官窑早期多写青花“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多无边框,工整规范。个别的也有“嘉庆年制”四字图章款。嘉庆晚期青花多写楷书款,有四字和六字。民窑器物多数没有款识,偶尔见有“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和“嘉庆年制”双行四字楷书款。这时的民窑款识书写草率,字迹潦草,多把“嘉”字下面的“加”省略,有的只写半边字,有一些潦草的篆书款甚至达到不可辨识的程度。

嘉庆瓷器鉴定特征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