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祛除体内的湿气
有句古话就有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之所以让所有医生头疼,是因为它从不单独出现,而是会跟其他的邪气一起,对身体产生更为严重的危害,如跟暑在一起则为暑湿,跟寒在一起则为寒湿。
身体为什么会有湿气?
1、1. 内在原因脾是运化水湿的,脾胃功能出现异常,水湿运化就会受阻,自然就形成了湿。而日常生活中,影响脾胃功能的原因有很多,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饮食。现代人饮食习惯大多不健康,暴饮暴食、三餐不定、过油过碱等等这些都在伤害肠胃,长久下去就会使体内湿气堆积,影响健康。2. 外在原因之所以有湿,跟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经常淋雨、穿半干衣服、头发不吹干、着凉、居住环境过于潮湿,这些都会让你染上湿邪。
你是否“湿”了呢?
1、1. 脾胃问题湿邪会阻碍脾脏的功能,无法正常运化五谷,因此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出现食欲不佳、口淡口渴等症状。还有一些人会出现腹泻、大便粘腻的症状,这是因为湿气停怆葱癞胂滞在人体下部所致。2. 关节问题体内有湿气的人,关节也会出现一些毛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关节无法正常伸展。3. 皮肤问题身体常有湿的人还会出现皮肤问题,如湿疹、痤疮。另外,水肿也是体内有湿的表现,湿气聚集,影响脾的运化,水液不能及时排出,就会滞留在细胞中,形成水肿。4. 其他问题体内有湿的人还会出现舌苔厚腻、身体乏力、四肢沉重、小便不畅等症状。
除湿,不妨试试艾灸
1、艾灸是中医推崇的养生方法,只需把艾条放在固定穴位,就能强健身体,养生祛病。对体内有湿的人而言,用这法子再好不过了。
2、1. 艾灸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坚持灸此穴能起到调理气血的效果。
3、2. 艾灸大椎穴:位于七颈椎棘突凹陷,体内的湿气容易使人患上肩周炎,甚至出现头昏脑胀的症状,艾灸此处即可缓解。
4、3. 艾灸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它是人体元气所在之处,坚持艾灸,能强身健体,强固元气。
5、4. 艾灸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灸这个穴位能很好的去除下肢水肿。
6、5. 艾灸中脘穴:位于脐上4寸,灸此穴能缓解各种胃部不适。
拔火罐
1、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泡脚
1、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祛湿除暑;秋天泡脚,润肺濡肠;冬天泡脚,丹田温灼。“可见夏天泡脚是能去湿气的。 夏天泡脚有好处,而且是有依据的。夏季湿气正当令,湿气阻滞在脾胃中,就会出现没有胃口、爱犯困、没精神、容易烦躁等表现,夏天泡脚,正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刮痧
1、刮痧时最好选用砭石或水牛角等自然材质做成的刮痧板,被刮者俯卧在床上,撩起后背的衣服,操作者在被刮者背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肤霜,先刮位于后背正中线的督脉,然后再刮督脉旁开1.5寸的两侧膀胱经。刮痧时,刮板与皮肤倾斜45度左右,从上至下以轻柔适度的力量刮拭,直到刮出痧疹。所谓痧疹是指被刮皮肤表面出现粟头的小红点。中医认为,“百病皆可发于痧”,刮出的痧疹是人体风、湿、火等病理产物在强刺激手法下外排。
食疗去湿:红豆薏米粥
1、红豆薏米粥是很好的去湿食物,红豆能健脾益胃,利尿消肿;薏仁可以健脾除湿利水,两者同煮,除湿效果非常好。而且做法也简单,直接把这两样放水里熬成粥即可,既可当甜品也可当早餐。不过,要注意的是,在煮红豆薏米粥时切不可加大米,否则不利于祛湿。1、这里的红豆其实是赤小豆2、薏米属于凉性,薏米要炒熟驱寒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