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题复习要实现“四化”
1、把枯燥的知识兴趣化 语文教学是非常注重情境教学的,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境中,学生感知的能力和接受的需嫫绑臾潜求就会不一样,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一节课的效率,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导入就显得比较重要。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尽管知识看起来比较零散,但适当的专题复习能让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可语文教学一旦进行专题复习的时候,由于某一个方面的知识脱离语文的大环境,单纯的知识点往往就会比较枯燥,学生也会出现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巧妙地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病句修改是学生比较头疼的一类题目,单纯的病句类型和修改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耳熟能详、人人皆知的“脑白金”广告语“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一病句作为导入语,从现实生活出发,学生的兴趣从开始便被调动起来了。
2、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专题复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零散的知识“积聚”在一起,形成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就是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病句专题看似就是对病句正确地修改一个方面,其实它还包含着许多零散的知识,像常见的病句类型就有七种之多,修改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当然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把语病找出来,然后结合一定的原则有针对性的修改。所以,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尤其是专题复习的时候,要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如果把每个知识点区别开来,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只停留在每个点的层面上,意识不到统一的共性,就会在学习上感到焦头烂额。其实一个专题的知识,只要从宏观上把握住知识点,只要结合一定的原则将有针对性的语病修改过来就实现了这堂专题复习课的目的。
3、把问题的方法能力化 作为病句修改,类型多种多样,看似杂乱不堪;修改方法也是无规律可言,可谓“百花齐放”。但并不是说病句修改无规律可言,毕竟病句专题复习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分辨出病句进而修改病句。所以,课堂不要汲汲于学生对类型的掌握和对修改方法的应用。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并通过训练进而形成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不仅仅只是针对病句的修改,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上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一旦应用得得心应手了,说明这个知识已真正成为属于学生的知识、真正属于学生的能力了。
4、把课堂的气氛融洽化 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风格个性不一,但我们可以追求的是课堂气氛的融洽化。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在一种融洽的教学环境里学习会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面对着学生感到比较枯燥的病句修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升就成为一种关键。多走近学生,指导学生,关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面对知识的轻松甚至感受到接受知识的愉悦,课堂的效率也自然会得到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