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腰间盘突出
随着我国腰间盘患者发病率的逐年高升,腰间盘的治疗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社会问题,很多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患病后服用大量药物,经过多方治疗,仍然没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那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有哪些方法?
怎样治疗腰间盘突出
1、药物治疗:有很多镇痛药的镇痛效果很有效,消炎及抗风湿作用也较强。但是消炎镇痛类药物不能较长时间服用,尤其是对于同时患有肝/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禁忌,以免引发新的不适症。
2、中医中药:外用中药内外兼治具有效软化其突出部分,改善代谢循环功能,恢复纤维环的弹性和韧性,从而达到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目的。
3、磁疗:因为此病是机械性病痛,并非由免疫力低下引起,因此通过体育锻炼不能预防和治疗。相反,不当的运动会加重病情,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尽量多休息,完全治愈后,再循序渐进做运动,但仍预防做剧烈运动。磁疗即是以磁场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
4、牵引治疗 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5、封闭治疗:药物封闭治疗是将局麻药物以注射方式进行神经根封闭、椎管内封闭、骶管内封闭等,现在最常见的是骶管滴注方法,将生理盐水和局麻药物、激素、神经营养药等按照不同比例通过骶管滴注入硬膜外,起到消除神经根水肿和炎症作用,对于疼痛剧烈的急性期病人,止痛效果相当好。
6、外用药:包括药膏、热敷、生草药外敷、药物加红外线导入、药物加离子导入、药物熏蒸等等方法,通过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等原理,减少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疼痛。
7、手法正骨及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的方法众多,一般医院的理疗科和康复科等科室均有专门的物理治疗设备。物理治疗包括:按摩推拿、牵引、三维牵引、红外线照射、针灸、火罐、电针、中频电疗、磁疗等。
8、推拿治疗:推拿治疗的方法主要有揉法、按法、弹筋法、推法、按揉法、翻身仰卧捏拿法、点穴法、推理法、摇法等。
9、针灸治疗:体针:常用穴有肾俞、白环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耳针:常用穴有坐骨、肾上腺、臀、神门、腰椎、骶椎。针灸治疗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法邪的作用。
10、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椎间盘内窥镜微创手术,椎间盘髓核切吸术。手术适应症为: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症状较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神经损伤症状明显、广泛,甚至继续恶化,疑有椎间盘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有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合并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者。
腰间盘突出的注意事项
1、硬板床休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就要注意硬板床休息,以便于缓解腰部的疼痛,在急性期应避免运动。但若疼痛消失后,可进行适当的腰部运动。
2、日常腰部姿势日常要注意正确的腰部姿势,一定要注意站姿、坐姿。站立姿势:两眼平视,挺胸,直腰,两腿直立,两足距离约与骨盆宽度相同。但要注意站立时间不宜过久,应适当在原地进行活动,尤其是腰背部的运动。正确的坐姿:上身挺直,收腹,双腿膝盖并拢,也可在在双脚下垫一踏脚或脚蹬,使膝关节略微高出髋部。做一段时间也应适当活动,去除劳累。
3、适当佩戴护腰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腰围是必不可少的。护腰主要起到制动的作用,可以限制腰部的屈曲运动,可以避免腰部的损伤,以便腰部得到充分的休息。另外,腰部要注意保暖,避免寒风吹袭。
4、腰背肌功能锻炼腰部的功能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是:将腰部抬离创面,坚持10-30秒。然后重复如此。另外,要注意日常注意少弯腰,避免扭伤腰部。
5、饮食安排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生病期间会减少一定的活动量,而饮食的摄入量就需要适当的减少,但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注意胃部的消化。但若腰椎出现骨质增生的现象就不应摄入钙质食物,以免引起大便干燥,使得排便用力而导致疾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