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在秦国是什么官﹖丞相吗﹖

2025-04-25 10:02:30

商鞅变法前曾任左庶长,不是丞相,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有四种沧翦绨阼庶长:大庶长、右庶长、左庶长、驷车庶长。四种庶长都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

其中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右庶长为王族大臣领政,左庶长为非王族大臣领政,驷车庶长则是专门执掌王族事务。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官制仿效中原变革,行开府丞相总摄政务,各庶长便虚化为军功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商鞅曾任此职。

商鞅在秦国是什么官﹖丞相吗﹖

扩展资料:

左庶长是秦国沿用了几百年的官名,是最有实权的大臣职务。秦国尚左,在两个庶长中,左庶长为首,右庶长次之。春秋时期,秦国的左庶长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军政首席大臣,非嬴氏公族不得担任。

进入战国,秦献公将治民的政务权分给了上大夫甘龙,左庶长协助国君统军作战并总管军务。但在朝野国人的心目中,左庶长依然是最重要的军政大臣。

当卫鞅从嬴虔手中接掌左庶长权力的时候,事实上已经是与东方列国的开府丞相具有同等权力的大臣了。 但是,这种大权并不意味着事实上已经成为东方列国那样的开府丞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左庶长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