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师比的概念

2025-04-10 22:27:57

生师比,是指学校专任敖疼熘涝教师数与在校学生数的比例。

生师比是本科教学评估中用来衡量高校办学水平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由于教师在高等学校中的重要地位,“生师比”从来就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大小、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的办学质量。

生师比是高校办学结构中的一把双刃剑,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近几年来,随着本科教学评估的进行和高校“内涵建设”时期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对“生师比”的一致性提出了质疑。什么是合理的“生师比”,怎样确立合理的“生师比”指标,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着力探讨的问题。

生师比的概念

扩展资料

中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前,大学尚属“精英教育”。截止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全国高校(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不足630万,高校生师比平均11.62:1。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相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尚小,生师比比例过低,不符合国际公约在公民受教育权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也造成了教师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学校办学的社会效益;

但另一方面,如果生师比过高,每名专任教师就要面对更多的学生,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再加上大规模扩招下形成的多校区办学的模式,使得教师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往返路途的奔波上,余下用来备课、写教案的时间已寥寥无几,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别谈还要潜心科研。

可见,生师比合理才能够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在上好课的同时做好科研,站在学科前沿思索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才能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单独辅导,答学问之疑,解人生之惑,育才的同时也能育德,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