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贪嗔痴,怎样消除贪嗔痴
1、总体方法 佛说,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最好方法。三毒中,以痴毒为最重。所以要增加善知识,开智慧。是消除贪嗔痴的最好方法。
2、消除贪: 染爱名悼畜鲈歧贪。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悌灶燠唢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个人认为,贪也表现为执着,对欲望的过份追求,建议尽可能放低一些不合理的欲望。建立“戒”之心,所谓戒,就是建立一定的规则,然后根据规则而行事,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规范行为,逐步消除贪之心。
3、消除嗔: 嗔怒、鄞迳褊踝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嗔主要是表现是当遇到不如意,不顺利的时候,有怨恨、愤怒之心,要知道,人生不如意芒儒商坑事十之八九,常想一二,才能开心,当遇到不如意的时候,要嗔的时候,应该以“定”来消除,定是指心中的平和,通过修定——致力于内心的平静。所以当我们要愤怒的时候,应该尽可能使自己转移注意力,降低情绪带给你的影响,做到定,即能生智慧。
4、消除痴 又叫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所以说,痴是烦恼的根本,也就是分别之心。修慧就是消除痴的最好方法,培育智慧。方法很多,譬如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止观)、智慧。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