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位企业管理制度

2025-04-06 06:14:37

1、1.懋鲕壶迎基础制度的形式类型  企业管理有三个层次:① 高层管理,即对企业业务和资源在整体上的一种把握和控制,包括组织架构、茹霭庖褙资源配置和企业战略等;② 中层管理,即业务管理中的控制、组织和协调,决定了企业各种业务是否能有效地开展;③ 基层管理,即业务处理的过程管理。  基础管理是分布在基层管理中但又跨越三层管理,能够影响企业全局的管理活动和事务。因此,基础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形式划分:① 管理手册。它阐明方针和目标,描述管理体系构架和要素,是整个体系运行的总纲;② 程序文件。是运行方法的具体描述,是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控制程序,是体系的主体,是管理手册的量化和细化;③ 作业指导书。它是各项具体管理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及相关工作记录表单,是控制程序的支持性文件。

2、2.基用疣黄门础制度设计的标准步骤  制度设计部门需要在明确分工和完全清楚设计目的的情况下,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明确制度制定的依据、时机的选择是否明智、制度需要达到的目的等。  (2)提炼企业文化使命、企业精神、企业作风、质量方针、服务理念等价值理念,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各相关部门的充分讨论。  (3)设计管理制度(含程序、表单)草案,反复修改后由高层管理者审定。  (4)试行、修订后全面推开,同时根据运行情况制定配套措施。

3、3.管理制度需要员工的认同 管理制度的定位不能仅仅源于管理者的主观期望,它必须得到管理制度约束的对象—广大员工的认同,与员工的利益和期望相适应,这是根源于管理制度的设计预期和执行成本必须紧紧依赖员工的认同这一理念。因此,只有消除了员工中存在的制定制度是对员工的“威胁”的情绪,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制度设计的目标。

4、4.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和条件  (1)编制的制度是规范的,符合企业管理的科学原理、符合企业行为涉及到的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规律或规则。  (2)实施管理制度的全过程是规范的,它也要求全体员工的整体职务行为或工作程序是规范的。只有这样,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整体运作才有可能是规范的,否则将导致管理制度的实施结果偏离管理者的最初设想状态。

5、 总之,以上分析使我们看到管理者首先要清晰地定位管理制度的设计类型和步骤,然后根据企业的员工情况,审定合理的制度预期。最后,要整治规范企业内部的环境,让管理制度在合适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进而推动环境的改善。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