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三悟”
1、巧用暗时间 多数人会有这种感觉,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中如果挤进去一些有意义的事续异收俱情往往会挤出效果来,或是完成劲忧商偌了项目性、阶段性工作或是学习了知识、考取了职称学历,而不做这些事情仍然觉得忙忙碌碌,时间依然过得很快。也许,我们正在陷入时间的泥潭当中、不能自拔,甚至乐在其中。如果仔细分析自己的时间记录表就会感到震惊,早已习惯的行为方式背后会隐藏着那么多的时间漏洞,时间正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不妨把等车、走路、排队、玩手机等碎片化时间称作“暗时间”吧,一旦利用起来你就会发现,原本不变的每天24小时既能开源也能节流。 一心多用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在等车、走路、排队的同时完全可以阅读、可以打电话也可以锻炼身体。即使碎片化的阅读是触屏时代的一种常态,用眼球接受信息绝不等同于聚精会神的思考,看手机是否属于时间的浪费完全取决于自己,只有通过大脑的感受、解读、联想,语言文字才会由乱码变成思想;只有深度阅读才有一种感受世间冷落寂寞而沛然自足于中的生趣。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一心多用和做重要事情时所需要的专注其实并不矛盾,越是这样越能掌握生活的主动权,可以持之以恒的借助时间管理的智慧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科学家阿基米德就是在洗澡的时候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 善于利用走路、坐车、逛街、睡觉这些暗时间的人,会取得惊人的效果,实际上是拉长了生命的长度。
2、马上行动 计划是时间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工作就怕没有计划、塥骈橄摆计划就怕没有执行、执行就怕没有反馈、反馈就怕没有结果,但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马上行动。计划只有20%完成说明当初的计划是失败的,当初花在制定计划上的时间是浪费掉的;只有计划完成60%以上时说明当初的计划才可能是成功的。不要盲目的相信完美,也不要做雄心壮志的表面功夫,边做边学、边实践边总结比制定了一堆美好的计划却搁浅好得多。 把事情分成四个象限来促进时间管理的做法很好理解,但关键的是如何保障时间在每个象限分配的合理性并落实到位。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往往要给不重要但很紧急的事情让路,重要又紧急的事情多由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发展而来。因此,时间管理必须有全局的思维,在处理重要又紧急的事情的同时,下大力度把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处理好,就会大大减少重要紧急事项的发生概率。 马上行动是一种魄力,有条件要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努力实现它。说办就办、立竿见影是医治“推诿病”和“冷漠病”的良方,也体现出对工作的态度和工作作风。马上行动就是坚决和敷衍塞责、拖拉推诿说不,在合规合法落实中充分体现时间紧迫感,而不是在前进的争吵中、所谓完美的计划中贻误战机。
3、管理自己 人们的忙碌、应接不暇表面上看来是时间的问题,本质上却是我们的心不静,几乎每个人都存在“瞎忙活”的情况,心静如水、良知清澈才是真正的东西。事实上,决策的质量和效率比时间的长短更有意义。与其说是不靠谱的事情和社交闲耗占用了我们的时间不如说是自己的不良习气造成了时间的浪费。要从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做起,缩减闲耗的时间,努力增加投资的时间来,这样消费的时间才有更大的产出,效率更高。一个人、一个单位的战略在哪里,着眼点和落脚点就在哪里,时间就用在哪里。务必让自己主宰自己的心,管理好我们的心就是管理好了时间,就是管理好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