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到底怎么个机制呢
腹泻是一个很常见的临床症状,许多消化道疾病还有非消化品疏饯懒道疾病都有可能导致腹泻,急性腹泻常见,很可能某天吃了凉的东西或者坏的东西就导致了;至于慢性腹泻,也不少见,不过就是时间长了些,大于三周。那么慢性腹泻到底是怎么个机制呢?
慢性腹泻
1、所谓的腹泻无非就是排便次数多了、粪便量多了、粪便不干比较稀薄(类似胶体或水样便)。医学上对于腹泻的定义为: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粪便量增加(>200g/d),粪便稀薄(含水量>85%)。(定义来自第八版《内科学》)
2、而慢性腹泻无非对腹泻的发病时间长短、次数多少有了一个规范,也就是说,腹泻大于三周,或者长期反复腹泻的,这样的患者就可以称之为慢性腹泻了。那么说到底,腹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是什么机制导致的腹泻呢?
渗透性腹泻
1、我们的结肠吸收水分能力很强,一天能吸收3~5L的水分,所以我们的粪便一般情况下是干结的(没便秘干结程度那么厉害),当进入结肠的液体或者结肠本身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很容易腹泻了。
2、所谓的渗透性腹泻就是说肠腔这里有许多高渗性的东西,导致水分大量进入肠腔内,毕竟“高渗吸水”,就像红细胞进入高浓度的盐水中会很快萎缩,水分被吸进盐水中,同样的道理,肠腔中处于一个高渗的状态,自然会带来更多的水分。
3、比如患者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或者本身就有些消化不良,患者本身的肠道黏膜转运机制就导致了高渗性的腹泻,比如咱们吃冰激凌啊、某些高蛋白食物、某些高糖类食物,都有可能消化不良继而引发腹泻。
分泌性腹泻
1、所谓的分泌性腹泻自然就是本身的肠粘膜受到刺激而导致水、电解质分泌过多,这与分泌功能有关,分泌增强或者吸收减弱,当出现这种情况,就可引起了分泌性腹泻。
2、如果是单纯的分泌性腹泻,会有如下特点:1、每日大便量>1L2、大便为水样,无脓血3、粪便的pH多为中性的或碱性的4、禁食48小时候腹泻仍然持续存在,大便量仍大于500ml/d(以上特点来自《内科学》慢性腹泻和便秘)
炎症性腹泻
1、顾名思义,大多是因为炎症导致的腹泻,肠粘膜受到诸如炎症、溃疡等破坏的时候导致大量渗出,引起了炎症性腹泻。这时候的腹泻,炎症是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腹泻是好不了的。
2、炎症腹泻患病程度可大可小,要看什么原因导致的炎症,这炎症好不好治疗,有没有针对性的药物来进行抗炎治疗,药物对致病菌有没有作用,如果是一些罕见的细菌、病毒等引起的炎症那就比较麻烦了。
动力异常性腹泻
1、肠蠕动过快、肠内容物与肠粘膜接触时间过短,影响消化吸收,这就会引起腹泻。至于原因太多了,药物、肠道病变、激素等等都有可能导致。
小结
1、慢性腹泻的机制可能有不少,如果因为腹泻驽怛判涮住院了,且腹泻还是主要症状的话,那么一般引起腹泻的机制可能是多个,但是起主要作用的机制可能一两个,所以医院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主要问题,将症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知道腹泻的机制,那么患者心理就不应该像苍蝇一样没有方向,要相信医生的专业性,医生给你解释的时候不至于一头雾水,也增强了你的信心,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