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然然,很“女孩”吧!
这篇文章以前在博客贴过,今天就不再贴了哈,要是有兴趣,顺着这个链接去瞧瞧《然然讲述名字的故事》,这个是电子版地址:http://pdf.66wz.com/wzwb/pdf/20080706/10.pdf
这一篇文本来是去年写在儿子的成长日记处的,有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去翻看然然的成长日记,觉得这篇文章挺有趣,于是转贴到这个博客。小杨看了这篇文后,对我说:末姐,你这篇文改一改,然后投去《温州晚报》吧,有一个栏目正适合。我当时懒,不愿码字,于是懒懒地回他:要不,你帮我改吧,我最近不愿投稿。我以为我只是这样随口说说,他是不会花时间去帮我改的,没想到,第二天上MSN,收到了他给我发来的一封邮件,邮件是帮我改好的稿子,还附上投稿邮箱。我不费吹灰之力,复制、粘贴,就把这篇文字投了出去。
稿子投出去后,我一直不给其寄予会发表的期望,所以从没去查过是否被发表。直到前几天小杨在QQ上给我留言:末姐,你的那篇文章发表了。我没打开他附来的电子版地址前,并不知道是这篇文章被发表了。
认识小杨,可以说属偶然,也可以说是因为共同爱好。受一些文友的影响,我有一段时间爱上了写文章并投稿,享受那种自己文字被变成铅字的快乐心情。
4月初,《东莞日报》有个每周话题稿的主题——“说说东莞的公交”,我兴致勃勃地写了一篇和公交有关的文字,邮了过去,但很可惜,编辑没选用我的文章,说实话,当时内心的确是有点儿失落,后来看了发表在报纸上的别人的文字,才发觉自己写离题了,其中印像最深的是那篇《东莞公交,和温州公交比一比》,我记住了这篇文章的作者的名字,他叫杨文凭。
《东莞日报》继那个公交的话题后的下一话题是“户口的故事”,我又兴冲冲地写了一篇文字,赶在周末前邮了出去。继第一次投稿被退后,我再次写文时,下足了功夫,那篇文章在发邮件前,老公看了后,觉得大有可能发表呢,我当时满怀信心地等待,每天查看报纸的电子版,但是非常可惜的是,直到一周过去了,依然没有我的文字出现在报纸上。其中上墙的有一篇文《户口难迁家乡情》写得不错,一看作者名字,竟又是那个叫杨文凭的作者。(注明一下,在没认识他之前,我在《东莞时报》也曾见过二次他的名字)
连续几次在报纸上见到他的名字,我那天特有兴趣地敲上这个名字在百度上搜索这个人,一不小心就搜出了他的博客,那晚我看了他博上的数篇文章,文风淳朴又真实,真想不到这竟是一个84年的小伙子写的文字,思想很老练。(起码比我老练嘛
)再再后来,我们互加了QQ。加了QQ后,我才知道,这个84年的小伙子不简单哟,不但发表了数百篇的文章,还得过2007年度温州新闻奖二等奖,据说那次得奖的除了他外全是新闻工作者。晚上有时在QQ上偶遇小杨,我们聊天的内容除了稿子还是稿子,他说,末姐是我所认识的人中对文学最感兴趣的人了。(嘿嘿,他其实并不知道,我并不是对所谓的文学感兴趣,而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文章变成铅字,这样在老公面前可以摆显一番嘛,
不可否认,我只是一个小女人。)后来,我写好的文章,经常发邮件给他,要他帮我把关,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改稿子,甚至还给指出缺点。哈,一不小心就是长篇大论了哦,不多说了哈,要是对这个我上面提到的这个人感兴趣,或许到他的博上去瞧瞧,就能更加了解他了。(给小杨打个广告哦,在这里附上他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yyy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