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血常规血常规示只有血小板减少而其他各系血细胞均在正常范围,部分患者由于失血导致缺铁,可伴有贫血。单纯ITP网织红细胞计数基本正常。
2、外周血涂片需排除由于EDTA依赖性血小板凝聚而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出现破碎红细胞应除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溶血尿毒综合征。出现的巨血小板或微小血小板需考虑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
3、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一般明显增多,有时正常,较为突出的改变是巨核细胞的核浆成熟不平衡,胞质中颗粒较少,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乏。
4、艾滋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检测对考虑ITP的成人患者均应进行HIV和HCV检查,HIV及HCV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在临床上有时很难与原发性ITP患者相鉴别。
5、免疫球蛋白定量多测定血清IgG、IgA、IgM水平。低水平的免疫球蛋白常提示变异型免疫缺陷病或选择性IgA缺陷症。
6、我家人两年前也得过血小板减少,由于病情较重,小腿部出现瘀青和红疹,当时去医院确诊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用了很多药物只是红疹和瘀青消失了,血小板数量一直很低,尤其是用西药副作用很大,成天生不如死,后来在亲戚的帮助下用《余启华曲折的治疗经历》里边提到的汤药调养,不仅身体逐渐好转,而且血小板数量一直在回升,到现在不仅血小板正常了,而且停药近一年多了,病情一点复发的迹象也没有。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