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互联网金融 ETF模式—你真的了解网贷基金吗

2025-03-11 06:07:04

1、 随着p2p的日益兴起,行业的规范,国家的监管政策,慢慢的 在大众心中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理财产品:P2P ,也就是一对多的个人借贷,其本质跟民间借贷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将用户碎片化,更好的解决了信息不匹配的问题。 P2P行业发展至今也经过野蛮生长的阶段,从07年的拍拍贷,到今日满街可见的财富公司,包括相关第三方统计的数据,都在表明一件事情,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了互联网投资理财的时代。 随着P2P的兴起,从2014年开始,一种叫做网贷基金的衍生品迎刃而生。大家俗称ETF ,ETF本起源自股票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其实道理很简单,通过分散购买多中网贷产品来综合打包,起到一种分散降低风险的作用,当然 作用不仅仅如此! 本人正是一名从业所谓网贷基金的从业人员,经过长时间的工作经验累积,发现很多用户难以理解这种模式,在我看来网贷基金跟股票基金类似,都是通过大环境的涨幅率还综合平衡收益,但是,其间也有不同,因为网贷的性质与股票不同,股票跌了,实际上只是贬值而已,从本质上并不会损失任何东西,而网贷平台则不同,容易出现跑路,提现困难等各种损失实质(也就是资金)的情况。所以 综上所述 我简单的说一下判断网贷基金比较重要的特性 一、透明度:其实上面也曾说过,互联网从根本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所以平台得透明性尤为重要,目前市面上很多家网贷基金的平台,从根本上看是不容易出现问题的,但是也不例外,前一段时间曾有个网贷基金平台也出现了跑路的状况,名字这里就不提了。那么回归到本质,网贷基金怎么解决透明度问题呢,那么无疑是资金流向。资金的流向决定了平台得稳定性及风险度。目前很多平台采用的是在网站上挂有债权列表,也就是购买各种平台标地的列表,而 大多数透明性比较高的平台,他们采用的是债权列表可点击查看购买情况的真实性,这一点大大提高透明度,可以让投资人自行查看债权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吻合度。鉴于一些平台只显示投资列表,但是投资人无法点击查看,这样的话 真实性就大大降低,所谓的资金流向是否真实,也无从考证。个人觉得风险较大,因为网贷基金本身就是P2P的衍生品,既然配置了,为何不让投资人看,来增加自己的信用度,其中肯定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大家各自理解把! 二、债权:网贷基金的债权大多数来自于单一的P2P ,其实可以理解为资产配置,但实际上从单一行业的资产配置上来说,并不足以降低风险,因为单一行业例如P2P 随时可能会因一些不可抗拒的系统性风险导致大面积瘫痪,造成不良率增加,其分散的意义也会随之减少,但目前而言,我们单纯的讲网贷基金中的债权,其作用是比较明显的。搜集了一些网贷基金的平台,大多数利率在8-15之间,而其利率是由于平台通过风控手段进行的资产配置得来的,所以判断利率是否合理的条件就是看该平台得债权标的物的综合利率是否足以支撑该平台兑付给用户的利率。当然,除了利率,用户也要学会自行判断平台得风控模型是否跟自己心中的风控条件相吻合,也就是平台的标的物用户是否认为也足够安全。对于一些配置了线下资产,我在这里不多说,只能说降低了部分的透明度,但是安全与否无法判断。 三、盈利:无论是线下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终究是企业,企业就要遵循企业的发展之道,也就是盈利。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创业人员来做公益,来补贴大众,大家都不是李嘉诚,做一个企业的目的也很明确。那么 互联网企业的盈利之道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上线即开始盈利,当到达一定体量的时候可以自负盈亏,那么接下来的就是回收成本及盈利了。第二种就是通过不断的风投,注资来维系运营成本,当然 也不刨除创始人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撑平台而不选择进行融资。 四、利率:大家可能最关系的就是这个问题了,因为毕竟在互联网上理财,要比买一些银行基金,理财产品相对风险较高,也就意味着高回报要高风险来支撑。目前一些市面上的平台大家会发现,平台越大利率越低,这是什么原因呢。单纯从网贷基金来说,是因为平台分散的资金越来越多,每个平台得占比也越来越大,所以平台会通过风控手段来逐步减小一些中型风险平台得在投资金,也就随着会降低利率,大家要知道,市面上看起来不会跑路的平台得利率可都是在6-8左右。所以网贷基金能给到15的话,除了贴息也意味着资金流向的平台有着足够高的风险。而大多数的平台,也都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选择了降息,其实 这是一个理性的做法! 五、团队:科技以人为本,何况企业。所以选择平台,创始人及运营团队,股东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作用。团队的重要性其实可以和上面任何一点抗衡了。但是小编也发现,目前很多平台并没有很深的金融背景。其实个人认为,互联网金融实际上也是做的也是金融,只不过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而已,所以平台团队中的人员配置,也是可以判断平台风险的大小,当然,道德风险是衡量不出来得。 以上就是本人经过三个月工作得来的一些结论,不喜勿喷,个人观点,对不对也还要靠大家自己衡量!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38
  • 阅读量:64
  • 阅读量:39
  • 阅读量:91
  • 阅读量:34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