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是什么
运动伤害的处理原则有慧艘挛鲚五个步骤,包括:保护(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e)、愦茉煲箸压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
1、P=Protection(保护):伤害发生时,第一个处理原则就是保护受伤的部位,将受伤部位固定,以免加重其伤害程度。
2、R=Rest(休息):在受伤后,要停止受伤部位的活动,必要时可使用拐杖做适当的支撑。没有医生的检查与许可,不应从事激烈的活动,避免再次刺激而使伤势恶化,同时也能促进复原。
3、I=Ice(冰敷):促使血管收缩,减缓血液循环速率,并减少组织液渗出,进而达到控制受伤部位的肿胀、疼痛及痉挛的症状,因为受伤部位的肿胀程度会影响复原所需时间的长短。
常用的冰敷方式将碎冰块放入塑料袋或冰敷袋内,并加入少量的水,并将袋口系紧后,就是一个简便的冰袋;或是用湿毛巾包裹冰块后置于欲冰敷之处。简易冰袋的制作:在塑料袋或冰敷袋放入碎冰块,并加入少量的水,然后将袋口绑紧。处理方式:
①将冰袋放置在受伤部位的皮肤上。
②在受伤后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冰敷一次,每次冰敷时间为15-20分钟。
③冰敷袋每次使用不要超过30分钟,以免发生冻伤或神经伤害。
4、C=Compression(压迫):以弹性绷带包扎于受伤部位,做局部压迫,以减少内部出血与组织液渗出,也具有控制伤害部位肿胀的功效。注意事项:
①使用弹性绷带做包扎压迫时,要以螺旋状方式平均施加压力,并从肢体末端往近端的方向包扎,当缠绕到受伤部位时可以稍为加点压力。
②以弹绷最大长度的60%~70%即可获得充足的压力,使用弹绷时要随时观察伤者的脚指或手指皮肤颜色,如果有疼痛感、皮肤变色、刺痛等症状,表示弹绷缠绕得太紧了,应解开弹绷重新包扎。
5、E=Elevation(抬高):将受伤部位抬高(高于心脏),帮助积聚于受伤部位的组织液能回流,避免受伤部位的过度肿胀。可与冰敷、压迫同时实施。
扩展资料:
1:制动(REST)
制动对于骨骼肌的损伤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制动主要是立即停止运动,让患部处于不动的状态。运动终止后的制动可以控制肿胀和炎症,可以把出血的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然后用石膏、拐杖或者支架把处置过的患部固定住。受伤后固定二三天,不仅可防止病发症的发生,而且,对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
2:冷敷 (ICE)
冷敷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是效果最为明显的。因为冷敷既可以减轻疼痛和痉挛,减少酶的活性因子,同时又可以减少机体组织坏疽的产生,在受伤后4-6小时内所产生的肿胀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冷敷还可以使血液的黏度增加,毛细血管的侵透性变少,减少限制流向患部的血流量。
3:加压(COMPRESSION)
在几乎所有的急性损伤中动采用加压包扎的方法,加压包扎可使患部内出血及淤血现象减轻,还可以防止侵出的体液渗入到组织内部,并能促进其吸收。加压包扎有很多方法,可以把侵水的弹力绷带放进冷冻室,这样可同时起到冷敷和加压的作用。
4:抬高(ELEVATION)
抬高是把患部提高到比心脏高的位置。同冷敷、加压一样,抬高对减轻内出血也是非常有作用的。他不仅可以减轻通向损伤部位的血液及来自体液的压力以促进静脉的回流,患部的肿胀及淤血也会因此而得到相应的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