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于道,必归于道,远逝必返之.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源于《道德经段乒错烊》第四十章,意为:万物都是道创造变化而来的,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律,虽然有时候会偏离了这种规律,瞽攥涛徭但一定还会再返回来,一切都是道,都是有道开始,也由道结束,当道结束后道又重新开始,周而复始。
扩展资料:
这句话源于老子的《道德经》,诠释了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28
阅读量:67
阅读量:43
阅读量:67
阅读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