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孙悟空形象中的人性特征
1、一说起“人性”,这个好像只有人身上才会有的标签,被笔者赋予到了一部作品主人公的身上,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主人公并不是人,而是一只猴子。谈起孙悟空,大家都知道他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他的形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他爱自由,追求自我,临危不惧,在西游记中的所作所为令人惊叹,他身上带有的气质是生活中的人们需要的,对人们思想上的影响是巨大的。孙悟空有自由率真,坚韧果敢,勇于斗争的精神,相比是一只猴子,孙悟空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作品中孙悟空对自由的向往,想要长生不老,对师父的忠心等等都是人性的体现。在孙悟空人性表现的各个方面上,都离不开对孙悟空英雄品质的描写上,可以说孙悟空的人性特征重点突出了他的英雄品质。作者打破思想局限,运用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加上想象奇特夸张的手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了一部经典,一个有趣的故事,每个人都可以拿来品读,欣赏,然而每个人从书中读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各有自己的见解。
2、一、孙悟空形象形成的背景吴承恩出生在一个做小生意的小家庭里,靠做买卖生活,父亲以前当过官,对当时的政治有着自己的看法,时常愤懑不平。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吴承恩小时候就很聪明,喜欢读书,经常会看些有关历史的书和一些讲述神仙鬼怪内容的小说,因为他性敏多慧,饱读群书,是一个才子,所以得到过很多人的赏识,但可惜他的一生仕途不顺,较多怀才不遇。他看清了当时的政治本质,腐朽的官员,不愿违背自己的内心,不和世俗同流合污,否定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经历壮志未酬,生活困境,体会了生活不易的吴承恩,开始认真思考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开始创作,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对社会的批判。西游记就这样产生了,孙悟空作为西游记中的重要人物,是吴承恩表达其内心情感,思想的重要体现。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了很多商帮,资本主义发展与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人们开始抨击封建主义思想,批判君主专制和封建礼教,儒学的地位受到冲击。明朝后期,国势开始衰败,宦官长期干扰政治官场,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农民战争频繁和少数民族作乱。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的吴承恩正面临着动乱带来的社会矛盾:吏治腐败、经济凋敝、民生寥落。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百姓做些事情,期待这样的状况能有所改变,但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简单,他一心为国,最终却被人送进监狱,经历了种种之后的吴承恩便开始写作,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对现实的不满。孙悟空就这样在吴承恩的笔下产生,成就了一部经典,家喻户晓。
3、二、孙悟空形象的性格特征孙悟空作为西游记里非常重要的人物,情感丰富,性格鲜明,与唐三藏,猪蛱攫菸熘八戒,沙师弟师徒三人是有很大程度不同的,作为取得真经的第一大功臣,他在西天取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通过研究孙悟空的形象,了解作品更深层次的内容。(一)坚定理想,追求自由,不畏强权。天地万物皆因其具有灵性而生,孙悟空便是如此,由一块灵石孕育而来,出生在山脚下,无父无母,没有任何牵绊。他与猴群结识为友,带领众猴进入水帘洞,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因其有胆有识,被猴群拥立为王,美猴王至此而生。不久一只老猴在众人面前死去,让孙悟空认识到生老病死,谁都逃不过一死,必须要学会些本事,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于是他便跨过茫茫大海,下定决心学本事,开始自己求学的漫漫长路。终于,他找到了一位高人菩提祖师,他想拜师学艺,可是祖师不收他做徒弟。孙悟空遭受打击但是并没有放弃,他没有离开一直在门口跪着,就这样过了好久,他的诚心感动了菩提祖师,于是便收他做了徒弟。孙悟空的求学路漫长而艰辛,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坚持下来的,这足以可见孙悟空的信念之坚定,只要自己下决心做一件事就一定会坚持到底,决不退缩。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始终坚持一个看法,如果这个环境已经在给你做减法,你首先应该想到的是给自己做加法,要相信时代每一天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走,相信我们的国家要比我们想象的自由。大环境可以决定你的自由度,但你内心还有一个小环境,那里有你对美好生活的自由裁量权。只要你足够独立和自由,你可以创造一个属于你的美好世界。”①好的环境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的,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创造想要的环境,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孙悟空追求自由,热爱自由,出生时无父无母,没有约束,不需要受管教,对面前世界,事物的认识都是自己得出来的。在他学有所成后回到花果山,自立为王,与天同齐,惹到天上的神仙,天神想让孙悟空消失,把他的魂魄拉进阎王殿处死,却没有成功,又想了一个法子,把孙悟空收到自己门下,请他到天上做官,以为这样他就会服从管教,不再有事,可是谁又知道对于钱财,官位,孙悟空都是不屑一顾的,根本不吃这一套,他大闹天宫,带着马群奔跑,闯入蟠桃盛会,打破紫金丹炉,之后又回去花果山做自己的大王。孙悟空没有因为他们是神仙而礼让三分,谁对他好他必奉还,谁对他坏他也绝不放过。生性自由,想要把他束缚在一个有规则有等级的世界里是不可能的。在他眼里,不管是是个神仙还是妖怪在他这里待遇是一样的,不会有所保留。这样一个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还是很吸引眼球的,他做了我们都不敢做的事,身上有着我们曾经也拥有过却丢掉的东西,在帮我们寻找自己。我们曾经也是一个心怀梦想,追求自我,坚定理想的人,可是在经历过大风大浪,见过现实,认识到规则后,为了在这个规则中存活,渐渐地放弃了,抹杀了原来的自己,重建了一个新的自己。(二)机智果敢,惩恶除奸,忠贞不二有一些话这样说道:“生活无法预演,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他完美之后再来度过,生命之流只能在偶然性的大地上泛滥,人们肆意的生活,获得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快感,可是,重就真的悲惨,轻就真的美丽吗?”②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法重新来过,孙悟空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虽然过程沉重,但他无愧这样的人生。在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唐三藏师徒四人途径白虎岭,白虎岭里面住着一个妖精叫白骨精,这个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为了得到唐三藏的信任,先后化身为三个普通人接近唐三藏,孙悟空火眼金睛,三次识破其真身,三次都被孙悟空打死。唐三藏肉眼凡胎,只见孙悟空连伤三命,并不听孙悟空的解释,不分青红皂白,写下一纸贬书,结束了师徒关系,称从今往后互不相干。孙悟空无可奈何,几次认错并没有挽回师父的心,最后愤然离开。在走之前可以感觉出来孙悟空对师父是有很深的感情的,他不想离开,他怕离开后,师父得不到很好的照顾,被妖怪欺负。孙悟空对自己的师父是极好的,他铭记师恩,知道如果没有师父解救,自己可能还是在山下压着,没有自由,他对师父一片忠心,一直在默默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师父的恩德。在第五十九回,唐三藏师徒在途径火焰山时,须想法子将火焰熄灭才能过山,火焰山的火不是普通的火,水浇不灭反而会助长火势,之后得知只有芭蕉扇才能扇灭火焰山的火。孙悟空想到之前因为红孩儿的事惹了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现在关系不好扇子应该是不好借的,但还是去了。和自己料想的一样,不好借,费尽周折几次借扇最后终于成功,孙悟空凭借一身本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化身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逼公主就范,变成牛魔王骗走扇子,和他们斗智斗勇,最后降服牛魔王夫妻二人,一起去把火焰山的火扇灭了。在这一回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一次借不成就来两次、三次,在面对这些困难时,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想办法去解决,利用自己聪明的头脑,灵活的四肢,巧妙地解决了这个大难题。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正义的化身,在他眼里正义是绝对的,一些人抢劫平民百姓的财物就是无恶不作,应当就地正法死不足惜。一个妖怪他就算变成美女在孙悟空面前依然是个妖怪,一个人他好坏与否到孙悟空这里便黑白分明。孙悟空在取经路上,一路斩妖除魔,惩罚恶人除去奸邪,纠正了许多不正之风。就像现如今我们社会上为人民服务的警察,法官,检察院一样,保障人民生活,保证社会长治久安。(三)孙悟空人性特征的中心:英雄品质孙悟空形象的三个特征猴性、神性和人性,这三个特征相辅相承,相互影响,在孙悟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以一只猴子的身份入世,天生就具有猴子的特征,与生俱来,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七十二般变化,武艺高超,这些都决定了孙悟空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他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自带神气不依附于他人,可以与神界同列。孙悟空的三个特征之中,神性也好,猴性也罢,更多的目的表现在于烘托他的人性,而英雄形象是他人性特征的中心。他的英雄品质在西游记中无处不在,很多地方都有所体现。在过通天河一难中,河面宽阔,河水水势汹涌,深不可测,看到这样的情况,如何顺利过河成了难题,便先留宿在了陈家村,顺便想想怎么通过。没想到从陈家得知河里有个妖怪叫灵感大王,以保证周边村庄安居乐业为由,要求每年都要进献给他一个童男一个童女,这两个孩子都会被他当做食物给吃掉,孙悟空知道了非常气愤,这个妖怪简直太没有人性了,连小孩子也不放过。按照孙悟空的脾气性格,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是绝对不可能坐视不理的。遇到这样的恶妖,他会第一个冲在前面,将妖怪就地正法,还百姓一个公道。几经波折后,顺利的收服了鲤鱼精,度过了通天河一难。在师徒四人行至天竺国时,正逢公主抛绣球选亲,假公主在绣球上施法,绣球直接击中唐三藏,唐三藏便成为公主选中的驸马,婚事也很快举行。孙悟空在路上休息,碰到一位寻死的姑娘,便救下了她询问姑娘寻死的缘由,她讲诉了她的经历并说明她自己才是真正的公主,孙悟空知道了其中的蹊跷,要和师父成婚的原来是只妖精,他回到宫里揭开了这场骗局,把兔子精赶回了广寒宫,真正的公主也回到了皇宫里与父母团聚。如果没有孙悟空,皇室公主会一直被妖精假冒,欺骗整个国家,天竺国国王非常感谢孙悟空帮他们除去妖怪,把真公主送回来。在众人心目中孙悟空是一个英雄,他在公主处于危难的时候拉了她一把,救了她的命,最后帮助她回到了自己的家。“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③这段话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而这段话告诉我们生命存在的意义是需要去斗争的,要活出一个自己,就需要和外界作斗争,和自己作斗争。对于孙悟空来说,他的英雄品质突出体现在他敢于斗争,他的生命也因为他敢于斗争而有意义。孙悟空的敢于斗争在西游记中无处不在,他不惧危险,遇到抢劫平民必追,欺负老弱者必打,取经路上一路降妖除魔。他大闹天空,敢于和玉皇大帝叫板,自称名号“齐天大圣”,响彻天宫,众神无不知晓,并称孙悟空为孙大圣,他敢于和妖魔鬼怪作斗争,火眼金睛识妖精,一棒一个绝不心慈手软。他还敢于和一切磨难作斗争,面对困难绝不退缩让步。他是一代神话英雄,更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也是我所喜爱的,我心目中的英雄之一。时势造英雄,屈原投江,岳飞抗金,文天祥为国捐躯,舍身取义,写下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明自己的民族气节,名垂千古。每个时代都会出现英雄,虽然他们存在于不同的时期里,但是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精神是一样的,都是在牺牲自己,奉献他人。每个英雄都是为人们所传诵的,为什么呢?我想一定是因为他们都喊出了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声音。
4、三、孙悟空形象的现代意义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之一,既然被命为经典,说明这个作品很有实力,不容我们小看的。每个作品成名都是有原因的,都有它的独到之处。西游记的内容特点就在于它从正面来描写孙悟空的成长,成为英雄的人生之路,同时又暗含广泛地批评、揭穿社会现实,引发人们的思考。它通过神话的形式,写出了孙悟空的传奇人生。“人生在世,百年也好,千万年也好,都是未来前的一瞬,这一瞬后你什么都没有,你曾有的只有你自己。你在这世上永远地孤寂着,永远找不到能依托你心的东西,除非你放弃自己,融入造物之中,成为万重宇宙中一点尘埃。”④孙悟空是孤独的,这样的英雄一生都需要去寻找能与之匹敌的对手,他的存在才会变得更有意义,取经路也是孙悟空寻找对手的道路,在这一路上他也在渐渐打磨自己,不再棱角分明。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对当代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孙悟空形象研究的现代意义不可忽视。首先,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是个榜样,是令人向往的,孙悟空塑造的成功形象告诉人们,生活是一门大学问,困境无处不在,面对困境时,我们需要作出斗争,一个一个地去战胜它。当今社会的年轻人必须主动做好自己的事情,学会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征服一切磨难对自己的考验,永远克服一切困难。自信,即前进在了解困难,不要害怕困难,有勇气去想办法解决困难,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第二,孙悟空的亲情、四面八方的朋友交接、各地朋友的到场,对青少年也很有启发。人是在群体中生活的,如果我们想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人脉是很重要的,人际交往对事业的帮助是很大的。要想事业上有所成功就不能被困在一个小区域或小组里,必须环顾世界,看看整个国家。我们必须始终明白,为了做大事,需要有一颗伟大的心。第三,孙悟空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看透每个人的内心,分辩出一个人的好坏,看出他是真善还是丑恶。社会是复杂的,在当今社会也是因此,学会看人是很重要的,今天的年轻人必须重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学会明辨是非,提高自己交朋友的质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么样的朋友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朋友对自己的影响是很大的。第四,孙悟空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也给了年轻人很多灵感。他们应该灵活地做事。他们必须明白,实现自己的目标有许多方法。应该大胆放手去做事,乐于尝试,开动脑筋学会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处理问题。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觉得不适合自己时就要想着去换一个工作,找一个更合适自己的,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工作上,不要一味地埋头苦干,因循守旧,要自己主动去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发现问题存在的关键点,灵活处理,这样才能避免问题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