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企业隐患排查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相关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以安全检查的形式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
2、综合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设备设施管理和维护、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及应急管理、“三违”等内容。检查频次:每月不少于一次。
3、重要节假日安全检查:节前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准备情况;节中查值班值守情况;节后查复产复工情况。季节性安全检查:根据季节特点安排夏季防高温、防台防汛,冬季防火防冻,雨季防雷电、防涝等安全检查。
4、专项性安全检查: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按照上级单位要求和本单位实际,制定检查方案并组织实施。新产品、新项目、新工艺、新材料投产前,对重点部位和设备进行检查。
5、部门级安全检查:由部门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所管辖的作业场所安全生产、消防、职业卫生等方面进行检查。检查频次:每月不少于两次。班组级安全检查:由班组长组织有关人员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查。
6、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4个100婊剧琏兄%”要求(即100%制表列出清单,100%建立台帐,100%制定管控措施和整改方案,100%落实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覆诈端螽限、预案“五到位”)做好管理。
7、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责任部门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苻抽苍黪整改。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28
阅读量:47
阅读量:57
阅读量:68
阅读量:75